“大禹治水”是上古先民改造自然的一次伟大壮举,也是一次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文化活动。为了治理黄河下游河道,禹在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北部、河北东南部一带发掘、疏通了九条河道,以分流黄河的洪水,有效治理了北方的水患,史称之为“禹疏九河”。“九河”之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战国时期魏国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尚书·禹贡》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据考证,“九河”之名出于《尔雅》。《尔雅·释水》云:九河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后郭璞注《尔雅》,认为“九河”按《禹贡》说法,源出于“大陆”,“大陆”即“大陆泽”,“今巨鹿北广河泽是也”。九河同源,分流而下,在今天津一带合流入海。孟子曾高度评价“禹疏九河”的历史功绩,认为因“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时的中国,东部为商族聚居地,商族居住在山东、河南东北部一带,但这一带山陵和高地较少,因此为避水患,只有步步向西,这样与禹领导的夏族相遇于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地区。也就是说,“禹疏九河”在人文意义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商夏两族及中原各民族渐进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华夏汉族,进而促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权社会——夏朝的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既济”即为“禹疏九河、安定天下”的治水成功伟大历史功绩的纪念之写照,同时也象征了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和终止,新的的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记载云:“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文中论大禹治水,先从黄河下流治起,下流不治,则上流雍塞,水患依然。先疏通济水以泄其水势,济水畅其流则黄河安其道。“济”字其甲骨文造字本义为“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发力节奏而整齐划桨,完成强渡激流”,但“既济”之“济”,似应与“济水之济”同义。《说文解字》云:“济,河川名。源于常山郡房子县的赞皇山,向东流入泜河。”《尔雅·释水》云:“江、河、淮、济为四渎”;《史记·殷本纪》亦云:《汤诰》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济水是上古四渎之一,处于黄河的中下游位置,包括黄河的南北两大水段。济水之“济”字应含有“禹疏九河”使其各安其道的治理及泄洪方法,还包括防止“海浸”引起的海水倒灌之措施;而“既济”之“既”字,为“完成或结束”,亦为“终、止或者尽、定”,可理解为描写河水经治理后各循其道而畅流的状况。“既济”全意即为“治水成功”,因而引申出“功成名就、止而终、大局落定”等外延。观“既济”卦之六爻,全部居正而得位,有安止于其所而定位之象,故“终止”即“既济”也。另《尔雅·释天》云:“济谓之霁。”根据尚秉和先生之见解,应读“济”为“霁”,既济卦上坎下离,上坎为雨,下离为日,雨过而日出,“既济”之象;何新先生说,既济卦上卦为往,下卦为来,故而有云消雨霁之象。“霁”者,晴也,故久雨将晴亦曰之“既济”。(www.daowen.com)
另外,从既济卦上坎下离的水火关系结合古农耕文明来看,坎水为雨露,离火则为阳光。阳光和雨露是万物正常生长的充要前提。俗谚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民以食为天,老天对于人类和万物的救济,具体体现就是赐予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这样春耕秋收就有了确定而笃信的保障。按自然卦来说,既济卦所代表的时间段正好在雨水节前,其所表达的便是“若在温暖的春天救济人类和万物的雨水按时而来的话,那么秋后吃上饱饭”基本就能确定且笃信无疑。甲骨文中的“既”字,从形象上看为“一人跪坐於食器前,吃饱饭而转过头”,会意理解为“食毕而离席”,引申为“完成和已经”。因而,既济卦也是一个表示“饱食完毕”的形象符号,体现了自然时段气象与物候之间的因果必然之关联,同时这也是古人对“春种秋收”一路顺畅、亨通,最终大获丰收而成功的预测和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