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云:“節,竹約也。从竹,即聲”;《吴都赋》云:“苞笋抽节”;《史记·龟策列传》云:“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由此知“节”之本义为竹节,人们通过长期的细致观察,发现了竹子坚韧、挺拔、顺利的成长依赖和取决于竹节的约束、支撑和限制,也正是这种中空与结节交错而长的特殊结构才使得竹子表现出正直、虚心、韧性三属性完美结合的利生特性。观“节”卦,上卦坎下卦兑,上互艮下互震,《说卦》云:“坎于木为坚多心,兑为现;艮为坚多节;震为苍莨竹”,卦象正合竹节。古人根据“竹节对竹子生长进行约束”之象,尚象而制器,制作出了“符节”(符节是作为诚实守信的信物,即把一段竹子纵向劈开,彼此双方各持一半,持节符合以表示所承诺的言行必须践履),并进而发明了“持节奉行”的社会政治与经济领域的管控制度(《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故若邦国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其不仅作为使者身份的凭证,更作为被授予权力的象征;另外还有尚行于战国时期的“玺节制度”,用于邦国商旅往来交通、贸易、税征方面等等。
据史载,在文字尚未发明或普及之前,先民们要么结绳以记事,要么契刻以载信,从“结绳记事”到“契刻符节”,是人类文明从原始表意逐步走向图文时代的重大进步。后世的符节,又称符信,多以竹、木、兽皮、玉、骨等为材料,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节”卦上互艮与下互震相对而合,正如“符节”之形;另节卦上坎为法,下兑为附决,有人君以法而制事之象。因而“节”以为信,“符节”除表达诚信外,还可兼为执法凭信的象征。《释名·释兵》云:“节者,号令赏罚之节也。”中国古代“合盟”的一种重要信物制度即“合符”,其常用于重大的政治、军事、行政、庆典等活动。“炎黄文明五千载,釜山合符定中华”,《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曾“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史传,逐鹿中原、大定天下后,黄帝以华夏“盟主”身份成为天下共主,其将原来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各自的图腾或符契之类一律废除,使得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集团实现了最终融合,而后又组合共创了各民族共认的“龙图腾”。“合符釜山”是“天下一统,分而专辖、合(和)而共治”的氏族没落、王权崛起的阶级文明社会的发展之必然,是华夏大地八方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开国分封之大典,它标志着统一的中华民族的诞生以及江山社稷统属王权节制时代的来临。
观“节”卦,其互卦中震为雷、艮为霆,雷霆乃天帝之号令;另震为行,艮为止,行止节奏听令于天帝之象。月为年之节,时为日之度,万物亦遵天时节度,节节而长。“节”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内在规律的表现,如同竹子拔节而长(据说最快时每天可以生长两英尺)一样,气候亦随时令而节制转换,因此“节令”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一种“外节于天,内节于人”的止而后进的节制或约束。《序卦传》云:凡物之变“不可以终离”和“受之有节”,正是反映万物内在的变化原因、过程和现象,由节而发令,又因令而有节,“寒来暑往,兔走乌飞,节令相催”。古人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甚或二十四节,二十四节令从立春始,每十五日一变。过二十三气,又至立春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万物应天运而变化,每节因令而有不同的物候变化,故《礼记·曲礼》云:“是以君子恭敬尊节”。(www.daowen.com)
《杂卦传》又说:“涣,离也。节,止也”。节卦的卦形是兑下坎上,坎为水,兑为泽,节卦的卦象为泽上之水,兑为泽为静止的水,坎为流动的水,流水入泽就是把流动的水制止并约束在泽中。再大的泽所容纳的水终究是有限的,而水是生命的源泉,必须珍惜着使用,因此节卦就拥有了“节制、节俭、节约、节省和节用”等等含义。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尊奉的“俭德”信仰,其本质就是一种“节俭”的思想:《尚书·太甲上》中大臣伊尹对商王太甲进行劝诫,“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要求商王以节俭为美德,以谋求长久的统治;《尚书·周官》记载,周公死后,周成王也以俭德教育他的臣子——“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周易·否卦》中亦有“君子以俭德辟难”的记述。可以说“俭德”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颜氏家训·治家》云:“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告诉我们修习“俭德”要行持“中节之道”,既不可过于奢侈,亦不可节俭过度而导致吝啬,“节己济人”才是真正有利于人自身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俭德观,才是节俭的最高境界。
另节卦上坎下兑,先天坎卦位居西,后天兑卦位居西,两者皆为西方卦,相合而并居;坎在天而为云雨,兑为毁折为缺口为开裂,故“节卦”有雨天闪电之象;另甲骨文“申”字,其形正像神秘而令人惊恐的霹雳以及朝各个方向开裂的闪电。其造字本义正为“雨天的闪电”。《说文解字》云:“申,神也。七月,陰气成,體自申束”。七月为孟秋,西方金神用事,肃杀之气顺时而起。考典籍中记载:“唐制,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申”与“信”古同音相假,而“节”所体现亦有“信”义,故而“持节以申命”必为“行者所执之信物”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