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易涣卦原文解读,阐释得见微

周易涣卦原文解读,阐释得见微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涣卦对于精神的激发作用有利于渡涉大江大河这类的天险,也有利于保持人心的团结和贞固。另“享帝”则礼仪繁盛,立庙则楹桷jué巍焕,此皆属于涣卦“文理烂然”之精神。“涣其恤去惕出”之句法与《论语》“涣乎其有文章”相同,上九应在三,三为坎为忧惕为害,故取象于三。

周易涣卦原文解读,阐释得见微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解通:

涣卦象征形散而神不散,若保持这灵魂的内聚而不散则可致亨。君王通过庙祭的方式来凝聚全族人的意志和力量,鼓舞人心士气,用以防止人心涣散而导致家国的四分五裂。涣卦对于精神的激发作用有利于渡涉大江大河这类的天险,也有利于保持人心的团结和贞固。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解通:

《彖辞》:涣卦象征形散而神不散,若保持这灵魂的内聚而不散则可致亨。九二刚爻上临重阴可进取通畅而不穷,六四得位处外卦而上承重阳而孚顺。九五得中而处尊位,其中正阳刚之德正如君王率领族人参加庙祭以凝聚人心一般文采涣然。有利于渡涉大江大河这类的天险的原因在于九五下乘坎卦和互震,坎为水而震为木舟,且九五自居艮体,故曰之“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解通:

《象辞》:风行水上、文理烂然即涣卦之象;先王以繁盛之礼仪献享于天帝并建立供奉自家祖先之家庙。

(本卦取名“涣”,含有散而不乱,文理烂然之义。推其寓理,凡物之聚,必来自散,而秩序井然有序之散,又能各显物用,分中见合,形散神聚,正是处“涣”之道。另“享帝”则礼仪繁盛,立庙则楹桷jué巍焕,此皆属于涣卦“文理烂然”之精神。)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解通:

初六:处涣散之初,在本身力量不足以拯救涣散的情况下应借助强大如壮马般的外力以脱离险境,自然吉祥。

《象》说:“初六之吉,顺也”是讲初六能够顺从九二,符合阴柔以顺阳刚的法则。

(初六位居坎底,与上无应,处“涣”之初犹如失群之涣失者,因自身阴柔不正而无力归聚其群,但其上承九二,可用顺从阳刚九二的方法来脱离险境,九二居震,为壮马,有济涣之能。)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解通:

九二:将庙中的几筵文饰一新,内心的遗憾消除了。

《象》说:“涣奔其机,得愿也”是讲九二所行是顺遂心愿的举措。

(“奔”与“贲”字古通,“几”为几筵之几,“贲其机”就是将几筵粉饰一新,焕发新颜。)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www.daowen.com)

解通:

六三:将自己的身体刺上文理分明的刺身,一点也不后悔。

《象》说:“涣其躬,志在外也”是讲六三心里想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形象标志展示于外。

(古东夷部落有文身习俗,依据文身的不同文理形象,部落族群内部可以进行识别,同时这也是由族内婚转为族外婚的一个区分标志。)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解通:

六四:族群虽然散乱而居,然有依附之核心则大为吉祥。看上起涣散无聚,但内聚力让族群能团结得像山丘那样结实紧密,这实在是难以让人想象的事。

《象》说:“涣其群,元吉,光大也”是讲六四将“涣”道发挥得非常出色。

(六四体艮,艮为光明,其下为坎,坎为众为群,故曰“涣其群”;六四承阳,故“元吉”。艮又为丘,六四借“涣道”之内聚力将居住散乱的族群的精神灵魂紧密团结在一起。)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解通:

九五:颁布并光显其号令,并且将王的宫殿装扮得巍巍焕然,没有什么好怪咎的。

《象》说:“王居无咎,正位也”是讲九五履万民之上,光大如此为正,因其居中得尊而“无咎”。

(艮为居,五君位,故为“王居”;五位中正,虽无应,但因其得中,而曰之“无咎”。)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解通:

上九:其内心忧惕俱出,心态光明而面目焕然一新,这是没有咎错的。

《象》说:“涣其血,远害也”是讲上九远离坎害,其内心不再忧惕。

(“血”古字同“恤”,“逖”字与“惕”字音同而通用。“涣其恤去惕出”之句法与《论语》“涣乎其有文章”相同,上九应在三,三为坎为忧惕为害,故取象于三。上九高出卦上,去坎险既远,又不为互艮所止,艮又为光明,故上九处光明之上,去三远之,其忧患可当自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