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渐卦中我们得知“鸿渐”是鲁西地区五湖一线水系的别称,可想其综卦雷泽归妹也与水系有必然的肯定的关联。《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意思说:东海的外面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沟壑,这就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少昊抚育颛顼也在这里,颛顼长大之后就把幼时玩耍过的琴瑟扔在沟壑里。从地分上看,《山海经》所言的“东方大壑”与现今的山东半岛特别是“潍河流域”(古称淮河)十分吻合:首先是其位置正处在东方,其次是潍河流域的地貌正是由上游的低山岭区、中游的山倾斜平原区以及下游的滨海平原区而构成,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的60~70%),潍河的两大干支流渠河和汶水,河水流量变幅大,直接受到天气晴雨变化的影响,属于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全流域水系特点是以位于诸城北、诸冯南并在此急拐弯的潍河形成的大沼泽为主点,像串珠一样形成的多点盆沼式水网。易中“震”代表东方,兑为泽为池沼湖泊,雷和泽二者连起来就是“东方大湖泊”的意思。因此“雷泽”也正是“潍河流域”的形象之代表。
“妹”字在古汉语中表示发育成熟但未出嫁的女子,引申为年轻、漂亮的女子。“归妹”在古籍中被解为“嫁娶美好妇女”的意思。“归(歸)”字同时有“嫁娶”与“妇人”二意,妇人之妇繁写“婦”,与“归(歸)”古意相同,字形相近(这是因为文字早期一字多用的情况很普遍,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法和读音)。归(歸)妹就是男子将女子迎娶到家,女子便成为了持麈(帚)清扫(掃)之主妇(婦)。因而,“雷泽归妹”实际上就是在表述一段关于嫁娶的婚姻故事:内容讲述的是在“雷泽”这个地方迎娶“漂亮女子”以成就一段美满姻缘。在周易第四十四卦天风姤中有关“舜纳二妃于妫汭”的传说,当与此似有密切关联:妫由“女”和“为”组成,“为(潙)”与“潍”音同意通,“为”解为牵象驯化,潍之“隹”是鸟的代表,象征古之东夷前身之鸟族(《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少皞氏以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少皞就是少昊,郯子是郯国的国君,据说是少昊的后代,说少昊刚刚建立国家的时候,有凤凰飞来作为祥瑞,因此就用鸟名作为官名。叫凤凰的官职,是掌管百机的总理大臣;叫燕子的官职,掌管春天或者春天举行的祭祀;叫伯劳的官职,掌管夏天或者农业种植等等),皆为母系时代女子驯化鸟兽动物的缩影。另妫亦有归音女意,训为归妹二女亦无不可。正所谓“舜纳二妃于妫汭”是也!据考证,“归妹”乃父系制度之婚俗。何新先生引牟润孙先生言:殷人重母系,而周人重父系。故而商王之女嫁周,周人称之为“归妹”。
《广雅·释言》云:“归,返也。”《释名·释亲戚》云:“妹,昧也。谓日始入,历时少,尚昧也。”《荀子·大略》云;“蔽公者谓之昧。”“雷泽归妹”上震下兑,正是“日薄于西,其明渐昧”之象,从互卦坎上离下来看,坎月而离日,也正是“日就而月将”,明暗相间,日月交行,天行之道也。观“雷泽归妹”卦,上震而下兑,震为归,兑为妹,归妹者,嫁女也。震为长男,兑为少女,互坎为月,互离为日,形容男女婚配,如日月交会、阴阳相合,天开地辟、万物俱兴。这是其正面的理解,若从其反面来看:震归者,藏也;兑昧者,冥也;有人死埋于地下,入幽冥之象;另外,震亦为警惧,兑为毁折,互坎为险,互离为兵,亦可用以形容包藏杀身之祸的危机四伏的凶险之象,提醒和警戒人们:当守常而不妄动,否则必自招大难临头也。(www.daowen.com)
另“雷泽归妹”在天文上也对应着女宿。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发掘出的漆箱的箱盖上就有以篆文书有二十八宿的名称,其中牛、女二宿写作牵牛和婺女,“婺女”就是女宿的别称,亦称为“女”“须女”。天有媭女星,主管布帛嫁娶。人间女宿为北方第三宿,其星群组合状如箕,亦似“女”字,古时妇女常用簸箕颠簸五谷,去弃糟粕留取精华,故女宿多吉。《礼记·月令》中云:“孟夏之月……旦婺女中。”就是指如果黎明时看到女宿在南方中天的位置,便晓得初夏来临了。“雷泽归妹”上震而下兑,兑为初夏为少女,震为动为行为长男,男方见女宿而行嫁娶之事,亦正与此天象相契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