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震卦卦名:地震、雷震、控制海啸技术

震卦卦名:地震、雷震、控制海啸技术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辰星”即28宿中东方苍龙之宿,于日代表日出东方——“帝出于震”,一日之“晨”的开始;于时,阴阳薄动、雷雨满盈以利农耕;于祭祀,当供奉龙星——雷震之神也。目前,这项技术已被运用于对海啸的控制了。震卦是象征大地的坤卦由最下面生发一阳而使得大地震动,天地的阴阳交合又促使了雷鸣的产生。这也是乾坤首次交媾而得震子的形象表达,所以震卦象征地震、雷震、震撼、震惊、震动或长子。

震卦卦名:地震、雷震、控制海啸技术

1907年,爱因斯坦撰写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长篇文章《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成正比的自然规律,第一次提到了等效原理:因为物体的惯性和引力性质导源于物体的同一本质,对彼物体所说的引力质量就是对此物体所说的惯性质量,故这两种质量可以被等同看待。依据等效原理,现代科学对于万物彼此感应的震动现象作了深入地研究,归结出震动的本质是能量波,并且发现在阻尼传播过程中系统能量必然的耗损和衰减。为保证震动波的有效利用,科学家发现只要改变震动频率,及时补充系统能量,就可以恒定传递能量或信息以维系万物彼此共振共鸣的震动模式。科技时代一切信息和能量的传递皆依赖于此震动原理,从而造就了人类对震动的高度认识和深度利用。

说来也巧,八卦中的大震卦时段古人定义为年周期的首个八分之一时段,约四十五日多,而六十四卦小震卦出现在此时段的时间,正在这四十五日多的八分之五节点上,约处于整个时段的黄金分割点0.618位置上,也就是说,当这段总长约为四十五天的周期发展至不到三十日的时候,春雷应时而响,雷雨应时而下,天空电闪而雷鸣,大地因阳气阴迫不能上蒸而地动,自然界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天地上下共振共鸣的雷震现象。

说文解字》:“震,劈歴,振物者。从雨辰聲。”《周易》今传本作“震”,帛书易作“辰”。“震”的甲骨文造字本义就是“天雷振撼天地,令人恐惧发抖”。“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振”的省略。《水经注·河水》云:“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春秋传》曰:“震夷伯之庙。”其“震”指的就是那种响彻天地的“霹雳雷霆”,携万钧之势,令人惊恐而敬畏。《说文解字》云:“辰,震也。三月,陽气動,靁電振,民農時也。”是说“辰”就是“震”(其为“振”之本字,原义为“手持石锄,日出而作”),辰月即为雷震之月的意思。《尔雅·释诂》云:“震,动也,惧也。”观“震卦”,上震下震,两阳上覆重阴,有“阳伏不能出、阴迫不能蒸、阳受阴激唯在下以骤动”之象,知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之形意也。

“震”常有开裂、爆裂之象,雷震亦经常伴随着如龙之闪电,古人以天象言而有“天门洞开、雷震其威”之语。《国语》曰:“农祥晨正,以立春之日。然房、心、尾三星,总而名之曰大辰。”(三星在天,心宿最明,其又名大火,古时见之,谓见东方苍龙之体。案《左传·昭公十七年》:宋曰大辰之墟。盖以正属房、心二星故耳。)《尔雅·释天》云:“大辰,房心尾也。”郭璞曰:“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辰星”即28宿中东方苍龙之宿,于日代表日出东方——“帝出于震”,一日之“晨”的开始;于时,阴阳薄动、雷雨满盈以利农耕;于祭祀,当供奉龙星——雷震之神也。(www.daowen.com)

另外,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地震也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创伤。(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后快速释放内部能量过程中所造成的振动,期间所产生地震波,造成地面建筑物成批倒塌,人员大量伤亡)《诗经·小雅》云:“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就是“地震”发生时的形象写照。1976年河北唐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大地震,至今仍让人们心有余悸,谈之色变,其给人们心理的震撼是极其难以忘怀的。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在地面选择特定的位置钻一些特定深度和间距的孔洞,可以有效阻止地震破坏力最强的地震面波的形成和传播,从而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能量化为乌有。目前,这项技术已被运用于对海啸的控制了。

震卦是象征大地的坤卦由最下面生发一阳而使得大地震动,天地的阴阳交合又促使了雷鸣的产生。这也是乾坤首次交媾而得震子的形象表达,所以震卦象征地震、雷震、震撼、震惊、震动或长子。古来祭祀手捧祭器的非长子不能为,长子手捧祭器走在队伍前面,是祭祀仪式序幕展开的表现,故《序卦传》曰:“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