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在其《韩非子·显学》写道:“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此“卒”字乃古代军队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其长官被称为“卒长”。其带有“众多、会聚”之意故而在后世中被引申为“供大人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低级差役”,如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经常可见衣服上圈写着“卒”字的隶役听差者,以表示服从上级大人的命令而会聚、集结团队力量以实现终极目的。另此“卒”字在古代亦是一个象声词,表示“突然、急速、飞窜”而发出的那种声音,如“猝”字原本表示猎狗突然窜出以追逐受伤猎物的声响和形貌;“翠”字原本表示生活在水边、有快速突击能力的绿羽短尾鸟收翅俯冲时,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捕捉水中来不及反应的小鱼;“悴”字则表示人由于过度操劳和心忧而表现出的心力耗尽、疲惫而神情黯淡之貌;考“卒”之甲骨文字形,乃“远古部落负责敛尸者用绳索在裹尸布上交错捆绑以给死者整理并固定好衣着后再由众人集体行抛葬仪式”,故其本义乃为“敛尸以备葬”。《尔雅·释诂》云:“卒,终也”,后世会意、转注、引申出“耗尽、暴(猝)死、终死、集成、结束、完结、终于”等等含义。
《说文解字》:“萃,艸皃。从艸,卒聲。”“萃”字本义乃形容草木密集丛生,一片青绿。其字实际乃草头加“翠”字省体之“卒”字。《广雅·释诂》云:“萃,聚也”;《小尔雅·广诂》云:“聚,从也。”“萃”卦其卦形四阴二阳且二阳为上阴与下三阴爻之分界,其像刚刚伸出地面的农作物或草的幼苗,其下根系聚从为“连茹”之形,其上初嫩,正处在抱团以充分吸取阳光而成长的初期阶段;再从单卦角度来理解,下坤为水,上兑为泽,水泽之畔,正是随处可见的草木丰茂而荟萃之象。故卦名曰“萃”。
从自然的角度理解,“萃“卦上兑为泽,下坤为地,象征了水在地上已经汇聚成泽。如同“绿洲”对于生命的意义一样,整卦体现出天地和合、万物类聚、同生共死的一派和睦又和谐的繁荣之景。因此,用“萃”名卦是对自然赐予万物以生命的一种赞美和歌颂。(www.daowen.com)
“萃”卦上兑下坤,兑者为说为悦,坤者为众,故其卦引申至人类社会意义上来,有统治者为富国强兵计,发布动员言论以鼓动民众积极投身到开国承家的大业中来的象征,有“其民备受鼓舞及欢欣,顺而悦从”之意象,因此,用“萃”字命名卦名也与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实现开疆拓土之宏愿的带有强烈进取心的统治意志十分相吻合,这使得卦名也带有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强烈的“利生”之情怀。
另外,人文意义上的“萃”字含义也相当丰富。从死上说,“萃”字是古人“魂归九天,其命乃终”的一种思想反映,表达死者寿终正寝后的一种美好祝愿与祝福。(汉扬雄《太玄·太玄数》云:“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乾)天,三为从(顺或坤)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同晬与萃)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晬、睟”古字皆与“萃”同,读音zuì,“晬天”即“周天”之意。)从生上讲,中国各地都有一个共同的民俗——抓周,即婴儿满周岁时从盘中抓物,以测验他将来的志向。具体操作就是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玩具、书本、纸笔等等会聚一起,让婴儿从中抓取其最爱的一样或几样出来。这个就是典型的“萃”象,后世广泛运用的“出类拔萃”一词,确乎精当而且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