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机国际传播中,中国形象不能靠“他塑”,只能靠“自塑”。在“自塑”与“他塑”中会形成一种矛盾冲突,我们要把握主动权和主导权。
(一)先声夺人 提供信源
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声,增强国家形象塑造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并为其他国际媒体提供强大的媒体信息源,使其他国外媒体更多地引用中国媒体的报道。
以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国际传播为例,疫情发生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投入5500多人的采编播力量,派出216人报道团队深入湖北防控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同时加大海外传播力度,向国际社会积极传递我国防控疫情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超2200家境外主流媒体转发总台涉疫情相关报道。
(二)“网红出海” 合作传播
增强自塑性,一方面要利用“网红出海”,实现新媒体的好感传播;另一方面要精准“喂料”,实现传统媒体的合作传播。
2018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力打造的国际传播“多语种网红”工作室,旨在通过制作对象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借助多语种网红的语言优势,通过打造其“网红”个人形象,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对象国受众心目中构建起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网红传播淡化了媒体在传播中所占的比重,淡化了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和差异,用个人化的形象为国家发声,使得“网红”这一人格化的形象在国际传播中更具有渗透力。相比媒体而言,个人身份更容易被海外受众和国际新媒体平台所接受,并潜移默化地被他们所认可,进而引发共鸣,切实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www.daowen.com)
同时,“网红”要精心设置议题,主动有所作为,加大舆论引导,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国外媒体的推送“喂料”,与其他国家媒体形成良性互动,让国外媒体不仅使用我国媒体事实性信息的采访报道,也使用我国媒体意见性的信息。
(三)提升意见定义和规范阐述能力
在危机国际传播中,媒体要重点提升对国际危机的意见定义和规范阐述能力,创新国际传播方式,增强自塑性。
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锐评》于2020年播发的《习近平一月内到访中国两扇“窗口”释放了什么信息?》《新发展格局给世界带来什么?习近平这三点讲透了!》等,相关报道覆盖全球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数据与案例阐释了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主张。
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国际传播中,中国媒体的传播、国际舆论、世卫组织的疫情定级,构成了三角互动关系的传播结构。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国际社会最大的敌人不是新冠病毒本身,而是导致人们对立的“污名化”。世卫组织的每一次表态和判断都左右了全球媒体的目光,而中国媒体在其中的跟进采访和阐释说明,成为国内外舆论的风向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