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国际传播概论:共情性传播的重要性

中国国际传播概论:共情性传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争取国际受众的理解和认可共情性传播要求媒体尊重人类共同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尊重国际上所持不同价值观的受众,寻找双方共同认可的价值、相同的情感关联,并以此为指引,共同做好国际危机应对。在这样的报道中,国际受众,尤其是印度本地受众感受到的是中国新闻媒体对于不幸遇难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幸存者的积极抚慰,是中国所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天下一家的观念的生动体现。

中国国际传播概论:共情性传播的重要性

危机国际传播的本质是通过争取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争取国际受众的理解和认可,这就要求媒体加强共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说服和争取国际受众的能力。从公共关系角度来讲,获得国际社会和国际受众的支持越多,国际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一)争取国际受众的理解和认可

共情性传播要求媒体尊重人类共同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尊重国际上所持不同价值观的受众,寻找双方共同认可的价值、相同的情感关联,并以此为指引,共同做好国际危机应对。即便在一些宗教危机中,当事双方价值观完全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寻找价值的最小相通,寻求基于共识基础上的情感共鸣,获得国际受众的理解和认可,进而做出利他主义行为,实现共情传播。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国际危机的后果往往具有灾难性,容易对国际社会的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因而媒体在进行危机国际传播时要注意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宣扬危机时刻的人间真情、人性光辉,秉承天下一家的观念。(www.daowen.com)

印度洋海啸是人类在21世纪遭遇的第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造成近3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当地居民。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记者赶赴东南亚国家和斯里兰卡、印度进行一线实地采访,重点报道了这次海啸危机中人物的命运,从不同侧面记录了灾区志愿者难民生活。在这样的报道中,国际受众,尤其是印度本地受众感受到的是中国新闻媒体对于不幸遇难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幸存者的积极抚慰,是中国所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天下一家的观念的生动体现。

(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危机国际传播在追求危机信息客观真实的同时,更要体现人道主义精神,要尊重人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对于一些重特大灾难的传播报道不应超出国际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细节的事实性描述更应该体现人性的关怀;而针对恐怖主义、国际冲突,特别是人质事件,危机国际传播更要格外慎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国际负面舆情,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