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主流媒体的传播技巧-《中国国际传播概论》简介

西方主流媒体的传播技巧-《中国国际传播概论》简介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主流媒体的传播技巧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其无视新闻真实性和在事实陈述中暗含立场等做法,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虽然我国媒体应摒弃这样的传播技巧,但是仍需对其加以充分了解,在识破这些传播技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我国媒体最需要向西方主流媒体学习的是第一时间推出权威发布和解读,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了该传播技巧,将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媒体把握舆论主动权,进而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西方主流媒体的传播技巧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其无视新闻真实性和在事实陈述中暗含立场等做法,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虽然我国媒体应摒弃这样的传播技巧,但是仍需对其加以充分了解,在识破这些传播技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我国媒体最需要向西方主流媒体学习的是第一时间推出权威发布和解读,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了该传播技巧,将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媒体把握舆论主动权,进而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一)移花接木,巧做文章,无视新闻真实性

西方媒体在报道世界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进行“移花接木”或者巧做文章。以对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报道为例,包括CNN、BBC、《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西方主流媒体,都“失误”地把尼泊尔警察制服游行示威者的照片说成是中国警察在镇压西藏僧人,把暴徒袭击军车的图片剪裁成军车威胁路人的画面。即便是在中国媒体揭示出事实真相后,一些美英媒体依然置若罔闻。西方媒体惯用这样的传播技巧,不仅在于其强烈的政治倾向,还在于:一方面,西方新闻商业化的媒体制度导致其利益至上,同时偏执地追求轰动效应,所以媒体往往会不择手段;另一方面,西方拥有新闻方面的强势和垄断地位,因为“没有对主导世界新闻报道的西方媒体产生威胁的竞争对手,这使西方媒体在新闻造假上有恃无恐”。

(二)貌似客观的事实陈述与解读分析,实则暗含立场

西方主流媒体往往会选择与自身所持立场一致的信源来佐证其所要陈述和解读的事实,以达到传播自身立场的目的。以对新疆乌鲁木齐“5·22”暴恐事件的报道为例,不论是《纽约时报》,还是CNN和BBC,都不愿意提及“恐怖袭击”和“恐怖分子”的字眼,而是刻意打造“民族冲突”的假象。《纽约时报》在报道该事件时,还刻意强调“遇害者主要是汉族群众”,而事实上这次事件既有汉族群众伤亡,也有维吾尔族群众伤亡,是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此外,《纽约时报》还在报道中提到“当局害怕汉族人的报复,在维吾尔族学校和居民区前设立封锁线,布置了大量警力”,但真相是事发后所有人群密集的场所包括维吾尔族学校和汉族学校都加大了警力巡逻,而《纽约时报》这种貌似客观的陈述,实则是暗含立场的报道手法,完全是为了构建“民族冲突”的框架。通过分析可知,《纽约时报》的信源从表面上看比较多元,但实际上匿名以及海外反华组织引语数量加起来的占比达到35%,相对中国政府和媒体,其更加青睐人权组织、维吾尔代表会、自由亚洲电台等这样的信源。[11]

(三)玩弄修辞,用耸人听闻的描述吸引眼球

西方媒体善于通过修辞手法设置议题,误导受众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以西方媒体对2014年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和2013年伦敦的一起砍人事件的报道用词对比为例,在昆明事件中,西方媒体倾向于选择用描述一般性社会暴力的词语如“持刀伤人”(Knife attack)、“事件”(Incident)、“暴力”(Violence)等;而在伦敦事件中,则直截了当地选择了“恐怖袭击”(Terror attack)、“恐怖主义”(Terrorism)等,不会让受众对事件的恐怖袭击性质有任何怀疑。尽管昆明的恐怖袭击比伦敦的更为严重,但在美英媒体刻意的文字游戏下,却被轻描淡写。即便在中国政府发布新闻通报、定性昆明事件为一场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后,美英媒体依然坚持修辞游戏,报道为“被描述成恐怖袭击的事件”(Described as a terrorist attack),有的媒体甚至直接将新闻中的恐怖主义打上了引号,质疑对中国定义的事件性质,这对无法亲身感知了解真相的受众是极大的误导。(www.daowen.com)

(四)把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标签化,打造刻板印象

西方媒体在报道可能有损本国利益的国际政治人物和地区冲突时,会采用“标签化”方法进行议题设置。例如,“独裁者”米洛舍维奇、萨达姆卡扎菲,“橙色革命”,“郁金香革命”,“茉莉花革命”,等等。通过打造符号化的典型形象,给复杂的国际问题加上一些形象化标签,让不明真相的受众迅速对新闻产生关注,形成刻板印象从而忽视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对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报道为例,从康乃馨、玫瑰、郁金香到茉莉花,美英媒体总是能为他们希望打造的“颜色革命”找到一个象征性的符号,通过这一符号来传达西方式的自由民主观念。而这些“颜色革命”本身也无一例外都有外部势力的插手,美英等国的主流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在2014年中国香港发生的“占中”事件中,美英媒体故技重演用雨伞作为符号:英国《独立报》率先为其贴上“雨伞革命”的标签来报道香港的“占中”事件,美英媒体纷纷跟上,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刊发了抗争者举起雨伞的照片,直接加上《雨伞革命》(The umbrella revolution)的标题,美联社以《雨伞革命在香港扩散》为题加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更是采用了《雨伞革命让人质疑一国两制》的标题。

(五)第一时间推出权威发布和解读,抢占舆论制高点

在国际传播中,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至关重要,往往成为制造议题的关键。从实战角度分析,传播需要按照下面要素来组合信息:谁来发布信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什么?预期效果如何?一般而言,信息发布者的可信度直接决定了信息发布的效果。以CNN为例,作为首家国际新闻媒体,CNN非常善于在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先发制人,但在其报道中,凡涉及美国重大利益和安全的,如伊拉克问题、中美撞机事件、朝鲜半岛核问题等,80%的报道和内容来自政府信源,如白宫、国务院、中央情报局或联邦调查局等。

从权威方获取信息,往往可以使报道增加可信度、权威性;作为掌握信源的官方或其他权威机关,为媒体提供第一手消息,也有利于政府对事态进行有建设性的控制。比如,在2001年4月1日的中美撞机事件中,CNN的新闻源主要是美国军方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这对于美国和全世界的公众来说,是非常权威的信息,而且事情一发生,军方首先发出声音,发表了声明,接着政府也发表了声明,他们都很主动地把这件事透露给媒体,让媒体来报道这件事。这就掌握了主动权——让这件事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