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议题设置基本原则-中国国际传播概论

议题设置基本原则-中国国际传播概论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传播的议题设置要遵循传播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国家战略、双边关系、受众需求和新闻规律确定选题等。在各利益相关方利用舆论相互影响并推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今日俄罗斯”表现出明确的议题管理策略,一方面,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实现舆论战场同现实战场外交博弈的相互推动、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根据美国舆论战攻势,有针对性地调整议题,进行针对型和调整型议题设置,使舆论战中的信息对抗更为有效。

议题设置基本原则-中国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的议题设置要遵循传播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国家战略、双边关系、受众需求和新闻规律确定选题等。

(一)根据国家战略确定选题

国际传播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是由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面对国家核心利益和大是大非问题,应坚持“战士风骨”和“绅士风度”的辩证统一,要有论证、有批驳,也要举实例、求实效。

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要根据国家战略确定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据此确定选题内容,主要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确定选题,通过标题、导语、引文和重要段落的架构编排,报道相关信息。这种根据国家战略确定选题所做的报道,既可以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释,又能影响受众思考、处理和储存信息的方式。例如,近年来关于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中美贸易争端等,中国媒体做到了及早介入并发声,用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引导国际舆论。

以“今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危机的报道为例,2014—2015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陷于西方国家围堵之中,对此,俄罗斯媒体配合国家战略,与美国、乌克兰、欧盟、北约组织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舆论交锋,极力发出本国声音,实现外交博弈的目标。在各利益相关方利用舆论相互影响并推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今日俄罗斯”表现出明确的议题管理策略,一方面,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实现舆论战场同现实战场外交博弈的相互推动、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根据美国舆论战攻势,有针对性地调整议题,进行针对型和调整型议题设置,使舆论战中的信息对抗更为有效。

(二)根据双边关系确定选题

国际传播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外交格局,因此,国际传播的选题策划应该以国际形势、双边关系、多边框架等为背景,区分不同国家对华态度,有针对性、差异化地制定传播策略,围绕双边关系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展开策划,选择重点选题切入,最大限度地实现精准传播。根据双边关系确定选题,应该以本国国家利益和两国民众关切为出发点,使新闻报道能满足民众知情权,同时对民众进行正确引导。

在双边关系中,当一方出现变动,如一方的政权发生更迭、举行选举、政府更替、重大政策出台、发生纠纷甚至冲突等,这对双边关系就会成为新闻焦点;当双边关系有重要纪念场合时,围绕这一关系的相关议题会成为阶段性的新闻报道重点;在双边关系有明显加速发展的趋势或产生明显的裂痕时,相关议题也会成为阶段性的舆论中心。

中俄关系走势为例,2016年,中俄贸易逆势实现回稳向好,2017年中俄双边贸易回升势头明显。以此为切入点,中俄关系的走势成为2017年媒体的一个重点议题。2017年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一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俄总理第二十二次定期会晤也在中国举行,双方在能源、航空、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战略性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农产品、油气设备等日益成为双边经贸领域新的合作增长点,中俄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同时,2017年还是“中俄媒体交流年”收官之年。这些均成为2017年中俄两国媒体,乃至其他相关国家媒体集中报道的话题。(www.daowen.com)

(三)根据受众需求确定选题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外受众贴近和针对地了解中国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要进一步提升实效,就需要对每个国家受众特点和接受习惯进行认真研究,针对不同国家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传播,编排出丰富的贴近国际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满足受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由于各国受众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对中国的信息需求,接受中国信息的心态、渠道和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际传播的选题策划要在受众中贯彻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既做到信息告知、增信释疑,又推动人文交流,促进文明对话。

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为例,对这些国家的受众群体,我国在宣传社会主义制度时,需要根据对象国的社会制度转换语言方式,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语阐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覆盖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和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多种社会制度模式,几十种官方语言,涵盖九大语系的不同语族和语支,在宗教上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数十种不同的宗教及其派别,在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与中国开展合作时的考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唯有了解和尊重我国和对象国的这些差异,才能在宣传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时做到有针对性的传播,使对象国的受众乐于接受我国的传播内容。

(四)根据新闻规律确定选题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包含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关联性、趣味性等,根据新闻规律的上述要素开展选题策划,并将符合国家战略的宏大议题转化为日常传播的具体选题,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引起受众的兴趣,进而触达受众并产生实际的影响力。

对于中国价值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议题,应充分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注重细节,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播。因此,国际传播的选题策划需要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几个转换,即通过从官方到民间的话语体系转换、从宏大到具象的叙事方式转换、从枯燥到生动的表达方式转换、从平面到立体的表现形式转换等,把抽象议题分解为具体选题,以合理的传播引导受众。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播领域,根据新闻规律进行选题策划是实现传播实效、扩大媒体影响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之一。

以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报道为例,这类议题本身偏向战略性、宏观性,要让中外民众接受这类题材,就需要选择有质感、有温度的选题,从细节入手,突出现场感,增强感染力。2015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对巴西等国进行访问。围绕“中国拉美务实合作提质升级”这一主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从多个视角与层面呼应,采制多篇新闻报道。其中,《北车长春轨道客车用质量打动巴西》这一报道选择事关当地民众出行起居的地铁入手,以记者亲身的乘坐体验起笔,并展开对中巴合作方——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里约地铁负责人、中巴双方普通员工的采访,介绍双方从不了解到相互合作与信任的过程,自然道出中国公司找准海外需求、拓展海外市场的故事,让国家间的合作体现于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中,增进了传播的贴近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