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传播中,主客体之间认知一致的状态较难形成,这也恰巧是国际传播应致力于完善的方向。对中国而言,就是要通过国际传播,尽量减少国际社会将中国视为“被夸大的客体”和“被低估的客体”的情况。这是因为无论将中国视为“被夸大的客体”,还是“被低估的客体”,均会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国家形象的提升。
其中,将中国视为“被夸大的客体”和“被低估的客体”,正对应于当前国际社会热衷于炒作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崩溃论”。同时,夸大或低估其他国家,也会使我国处于不利的国际地位,不容易对相关事件做出正确的评判和反应,在很多情况下,当前美国就有被夸大认知的趋势,而印度则有被低估的趋势。
以国家形象为例,对国际传播的认知模式进行具体说明。国家形象首先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气质中的闪光点[1],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评价,是对这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印象,是自我镜像和他者镜像的综合体现。[2]自我认知和海外认知的形象之间存在差异,这是目前国家形象面临的现实问题。[3]据《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在国际社会上,中国的国家形象认知状况并不理想,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差异巨大,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很高,而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认知”不高,两者间没有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对中国而言,这就是上文提及的“被夸大的主体”视角下的认知模式,即中国对自身的认知较高,相应地,其他国家可能是“被低估的客体”。对国际社会而言,这就是主体视角下“事实上的客体”或“被低估的客体”的认知模式。(www.daowen.com)
上述认知模式中的认知不一致问题在国际传播中较为常见,从根本上讲,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导致并加剧了国家形象在“国际认知”上的差异。这也恰恰彰显了国际传播的功能,指明了其应该致力于改进的方向:一方面,国际传播要对自身做出符合国情的客观准确定位,充分尊重其他国家并给予其合理定位;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向世界介绍真实、客观的中国,努力扭转其对我国的错误认知,尽量使其对我国的认知反映真实的中国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