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对当前涉华热点议题的国际传播:《中国国际传播概论》成果

应对当前涉华热点议题的国际传播:《中国国际传播概论》成果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国际传播,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二)经济新常态议题的国际传播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新常态”概念较为关注。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将有关南海争议提交所谓的国际仲裁,企图以此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进一步扩大其非法利益。对此,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该裁决不具备法律效力,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

应对当前涉华热点议题的国际传播:《中国国际传播概论》成果

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舆论瞩目的焦点,境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沿着政治经济外交三条主线展开。从总体来看,报道中有客观、积极的声音,国际社会涉华舆情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国外媒体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等方面的舆情仍伴随着明显的疑虑和质疑,在南海、朝核等问题上对中国施压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传播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国际传播,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同时,境外媒体也表现出对中国要进行所谓的“扩张”的担忧,将中国的举动与所谓的“称霸”相联系。例如,不少西方国家甚至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冷战时期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另外,“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国家政局不稳、安全形势欠佳等,都是倡议实施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方面,对于来自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和抹黑,要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在深耕细作上下功夫,在提高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通过具体项目、具体数字、具体事例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认同感和国际影响力。此外,还要通过梳理倡议提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增强给有关国家和地区带来实实在在利益、受到当地民众认同和欢迎的重大项目的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要客观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风险与挑战,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心,明确这是跨越区域、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遇到困难和挑战是正常的,关键是增进互信、加强协作、化解风险,扎扎实实把“一带一路”倡议推向前进。

(二)经济新常态议题的国际传播

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新常态”概念较为关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境外媒体在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上立场中立,甚至较为乐观,看好中国经济中期前景,但对中国管控风险的能力、是否会“闭关锁国”与国际贸易脱钩等有所质疑。为了帮助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及“新常态”概念形成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需要在传播经济议题时,首先,要讲述好中国经济转型的故事,指出不要过分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应把重点放在新动能与新机遇上,向国际社会明确中国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先进的发展理念,有勤劳的14亿人民,有厚实的经济基础,有灵活的改革开放政策,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完全有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其次,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从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与新常态一脉相承的关系上加强分析,找出相关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对于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中国经济新常态惠及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加大报道力度。尤其要注重全面准确地介绍“双循环”发展格局,强调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各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搭便车”,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和创业者而言依然机遇无限。

(三)朝核问题的国际传播

朝鲜半岛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2016年7月,美韩以朝核威胁为由,宣布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事实上,“萨德”反导系统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其X波段雷达监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防卫需求,深入亚洲大陆腹地,不仅将直接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将损害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导致半岛紧张局势升级。中国媒体持续报道了中韩俄民众反对“萨德”入韩的声音,指出此举对中韩俄以及东北亚局势造成的危害。(www.daowen.com)

中国媒体需指出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实质是安全问题,是美朝双方的高度不信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安全换安全;同时,应平衡报道美日韩等方在相关敏感地区进行联合军演等“刺激”朝鲜的各种举动。此外,中国媒体还应立场鲜明地强调中方立场,即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继续推动朝核问题有关各方通过对话接触改善关系。

(四)南海问题的国际传播

南海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五国六方”围绕南沙岛礁主权及海洋管辖权的地区性海洋争端。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利用和持续有效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和国内海洋法相关条款,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在南海基于岛礁领土主权所享有的内水、领海、毗连区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海洋权益。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南沙附近海域蕴藏的大量石油被发现,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此后陆续开始侵占中国南海岛礁。

近年来,南海问题逐渐由领土争议和海域主张争议,演变为一场事关地缘政治、资源开发和航道管控的博弈;由原来争端直接当事国之间的“岛争”,扩大到域内外力量间的“海争”。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将有关南海争议提交所谓的国际仲裁,企图以此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进一步扩大其非法利益。2016年7月12日,荷兰海牙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做出对菲律宾一边倒的裁决。对此,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该裁决不具备法律效力,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

中国媒体在报道南海相关的议题时,有必要区分与中国存在主权争端的国家、存在相关海域海洋权益主张重叠问题的国家、不存在争端的东盟其他国家、域外国家等几类,根据他们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同关切定向设置报道议题,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列举历史证据、历史故事,特别是外国史料的方式,论证南海的主权归属,并说明中国在南海岛礁上建设灯塔公益设施,是为保障世界航行做出的贡献。

对美国频繁并大规模派遣军舰、军机到南海滋事挑衅,中国媒体要旗帜鲜明报道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的严正表态,批评美国是南海军事化的最大推手。同时,要注意集纳报道南海域内各国的批评声音,突出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呼吁敦促美方改弦更张、停止错误行径,为南海和平稳定发挥正面积极作用。

(五)中美贸易争端问题的国际传播

贸易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竞选时的核心主题,他曾承诺上任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北美自贸协定重新谈判、对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等。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决定是否调查中国的法律、政策、做法或行为,看是否存在不合理方面或者歧视内容,是否对美国的知识产权、创新或技术开发带来负面影响。同年8月18日,贸易代表根据特朗普指示启动了相关调查。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并声称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公司采取出口管制的措施;2018年7月,美国宣布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清单;2018年9月,特朗普政府宣布于当月24日对大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2019年5月,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2019年8月,美国宣布将提高对约5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2019年10月,美国商务部将28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进行制裁。[5]

针对中美贸易争端,与美国媒体报道所呈现的信息杂乱、态度犹豫等特点不同,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展现了认知清晰、报道节奏适中、声音一致和态度坚定的特点。我国媒体要积极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一方面,宣示我国的政策主张,向世界阐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美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谋求各自利益,也惠及对方、造福世界,建立起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另一方面,要强调中国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但也不怕打,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如果打,中国有底气奉陪到底的坚定立场。同时,在报道中突出不应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针对不同的国家,也要报道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如何损害他们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