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促进了国际传播理论的变革,那么变动的国际格局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国际传播秩序。国际关系的变化,国际传播格局的历史发展清楚地显示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谓是“第一场运用大众传播手段作为宣传工具的战争”,其间以及随后,电报、电缆、国际广播都发挥了作用。20世纪20年代开始,荷兰、德国、英国、美国、苏联等国纷纷开设国际广播,利用无线电宣传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这一阶段,战争动员、战争宣传是国际传播最主要的功能,侵略与反侵略国家之间的舆论争夺是这一时期国际传播格局的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是冷战时期。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反法西斯同盟分化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以美苏争霸为标志的冷战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一阶段的国际传播以宣传意识形态为主要功能,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舆论博弈是这一时期国际传播格局的主要特征。
第三阶段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阶段。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关系的总体格局是“一超多强”,美国凭借先进技术和资本运作,将美式文化意识形态辐射到全球。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理念在这一阶段基本得以实现,成为“全球化”理念在传播学界的背书。(www.daowen.com)
但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重创美国社会,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同样影响深远,世界经济至今仍复苏乏力。但是,中国经济实力强劲增长,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体量的增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舆论博弈将成为国际传播格局的主线。
伴随这种国际关系新变化,特别是面对中美舆论博弈将成为国际传播格局主线的新趋势,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者应有清醒的认识,发端于美国和西方的国际传播理论不可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际传播的新需求,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国际传播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