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川旅游景区语言服务与翻译研究:一个案例分析

四川旅游景区语言服务与翻译研究:一个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舆论领袖也就是意见领袖,在信息的二次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在信息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同样充当“把关人”的角色。两级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对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中“in which channel”和“to whom”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他的“八要素论”相较于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将更多传播过程涉及的因素纳入了考量范围。图4-3传翻学视阈下景区展品翻译的传播要素图

时代变化是传播研究兴起和发展的诱因,例如资本主义发展对信息的要求,战争的爆发对国际宣传的需求,等等。但是,传播学产生的思想和理论渊源则直接源自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理论体系,并得益于新闻学的发展。1948年,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集众家之长著成了传播学的开山之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并在书中提出了后来颇负盛名的“5W”传播模式——who(谁来说),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to whom(受众),with what effect(效果)。十余年后,布雷多克(Richard Braddock)在“5W”的基础上,增添了传播环境 (what environment)与传播目的(what aim),成为了“7W”模式。拉斯韦尔针对“5W”传播模式,提出了“5A”分析法——control analysis(控制分析),content analysis(内容分析),media analysis(媒介分析),audience analysis(受众分析),effect analysis(效果分析)。具体如图4-2所示(孙利,2016:68):

图4-2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及“5A”分析法

其实,不同学者在各自的理论中也对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的几个要素进行过同理的分析或阐释,形成了跨学者之间的理论对话、相互借鉴和吸收。例如,早在1943的《生态心理学》(Psychological Ecology)和1947年的《群体生活渠道》(Group Life Channels)两本书中,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就提出和正式分析了“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过滤、筛选的作用,决定报道素材的取舍、报道重点、报道信息解读等。“具体来说,传播者的把关过程包括:(1)搜集信息(即到社会乃至自然界中去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2)过滤信息(根据传播目的、信息和受众的情况等,对已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3)加工信息(将确定要传播的信息进行符号化的处理,即编码,加工成为讯息);(4)传播信息(将制作好的传播品,如节目、报纸、影片等通过媒介的网络和渠道发布出去,抵达受众)”(胡正荣,2008:153)。事实上,勒温的“把关人”理论可以说是对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中“who”“what”和“in which channel”的合体分析和讨论。此外,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 Lazarsfeld)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两极传播理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在他看来,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是要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中的舆论领袖,第二步是舆论领袖将媒介的信息扩散到广大受众。舆论领袖也就是意见领袖,在信息的二次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在信息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同样充当“把关人”的角色。两级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对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中“in which channel”和“to whom”问题的分析与研究。1953年,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在《传播与说服》(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一书中提出,“传播就是某人(传播者)通过传递刺激信号(一般是语言符合)以改变他人行为的过程”(李彬,2003:37)。他的这个定义是对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中“with what effect”问题的探讨。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传播过程涉及八个要素:source(信息源)、message(信息)、encoder(编码者)、channel(渠道)、decoder(解码者)、receiver(接受者)、feedback(反馈)、noise(噪音)。他的“八要素论”相较于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将更多传播过程涉及的因素纳入了考量范围。

此外,美国电信工程师香农(Claude E. Shannon)于1948年提出“信道”这一概念,他认为传播的整个过程由五个环节(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和噪音构成。在翻译研究中,“信道”是指读者的接受能力或解码能力(decoding capacity)。一般情况下,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道往往会小于原文读者的信道,出现信息传输过载(communication overload),从而堵塞信道,造成理解的不顺畅,导致传播和接受的效果不佳。这时译者就需要“冗余(redundancy)”信息,即让原文信息顺利向译文读者传播。但“冗余”信息并不是指随意使用增译的方法,凭空增加原文中不存在的信息,而是将原文中隐含的信息明细化。(www.daowen.com)

总而言之,翻译活动不仅是信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之一,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从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来分析翻译活动,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两次传播过程,传播者是作者和译者,作者是第一传播者,译者是第二传播者”(杨雪莲,2010:47),所以在传播学视阈下探讨景区展品的翻译将涉及以上诸多复杂的传播学要素(详见图4-3)。以下章节将对其中重要的要素进行分析,以便在具体的环境中指导各类博物馆展品的翻译。

图4-3 传翻学视阈下景区展品翻译的传播要素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