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讨论的“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选取的翻译方法。耶斯凯莱宁(Jaaskelainen)把翻译策略分为总体策略(Global Strategies)和局部策略(Local Strategies)两种,前者指运用于整个翻译的策略(如对译文风格的考虑、对读者群的假设等),而后者则集中于翻译中更为具体的操作(如寻找合适的词汇等)(转引自李德超,2005)。“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这两个术语常被混淆,“翻译策略”这一术语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引入我国翻译研究界,我国学界一般认为,翻译策略(如归化、异化)处于文化层面,应多从文化层面考量;而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处于文本层面,应多从篇章语言上考量。(方梦之,2011:110)
四川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这也使四川景区外宣公示语的翻译问题显得更为重要。景区公示语主要包括景点介绍、路标指示、游客须知、游览示意图、服务设施介绍等。景区公示语除了能够为游客提示所需相关内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发布者的文化诉求。与其他类型的翻译实践相比,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在跨文化、跨心理、跨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为典型、直接、突出和全面。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向外国游客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所以必须简洁明了,同时还应具备一定吸引游客的作用。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涉及的公示语翻译的语料也极为丰富,本节将选取四川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以收集的语料为基础,讨论四川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List)。峨眉山(Mount Emei)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属普贤菩萨道场。自古有云:“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峨眉山自然遗产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和“地质博物馆”之美誉。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峨眉焉”。《峨眉郡志》亦有记载:“鬘鬒云凝翠,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绝唱。峨眉山草木青绿,风景秀丽,享有“峨眉天下秀”之盛名。由于峨眉山的高度和地理位置原因,从山脚到山顶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草木青翠,神秘无比。乐山大佛(Leshan Giant Buddha),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历经三代建造者,四位皇帝。这尊耗时九十年之久的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额头宽度为10米,鼻子长5.6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堪称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1]。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一乐山大佛景区历史文化的主体,这也给该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难度。(www.daowen.com)
成都金沙遗址(Jinsha Site)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金沙遗址博物馆(Jinsha Site Museum)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国家一级博物馆。2001年2月,建筑工人在挖掘蜀风花园大街时发现了金沙遗址,该遗址分布范围约5平方千米,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已发现的重要遗迹包括: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两千余件,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堪称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最密集的遗址。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并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和衰亡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也被确定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的核心图案[2]。
笔者按公示语的功能将这两个景区实地采集的语料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景区指示性公示语、景区提示性公示语、景区限制性公示语和景区强制性公示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