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川作曲家的五度和声结构与作品分析

四川作曲家的五度和声结构与作品分析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黄虎威《四川民歌十二首》之 2《花鼓调》中,整首作品伴奏部分也是由平行五度单一和声音程结构而成。谱例44、谱例45 都是单层次的五度和声结构表达。谱例48黄虎威《复调小奏鸣曲》在一个八度范围内,由两个纯五度音程交叉叠合构成的“琵琶和弦”也属五度和声结构范畴。

四川作曲家的五度和声结构与作品分析

三度叠置和弦是建立在大小调七声音阶基础上的。强调和弦之间的功能性连接与声部倾向性。而这种和声共性规则有时是与五声音调在风格上有一定矛盾性的。因此,为了使五声性的民间音调与和声协调统一,作曲家除了使用传统三度叠置和弦结构外,还使用五度和声结构。这里的五度和声结构,包括了单一的五度音程结构和五度叠置和弦结构,突出和声的民族色彩与地域特色。

谱例44 黄虎威《巴蜀之画》之2《空谷回声》

谱例44 的和声由单一的五度和声音程结构于作品的下方。同时,作曲家采用连续五度和声音程平行的写法,和声进行服从于线性逻辑的需要。在黄虎威《四川民歌十二首》之 2《花鼓调》中,整首作品伴奏部分也是由平行五度单一和声音程结构而成。

谱例45 黄虎威《嘉陵江幻想曲

谱例45 旋律是五声性风格的,这种调式特点必然要求和声结构有所调整和改变,以适应这种调式色彩。作曲家在它的左手伴奏部分,采用分解织体写法,用五度叠置的五度结构四音和弦表现空旷、清淡而纯净的和声色彩,起到很好的和声风格协调作用。在《嘉陵江幻想曲》的第1、第4、第6、第9、第10、第11 小节等处也有这种和弦结构运用。另外,在黄虎威《四川民歌十二首》之 1《山歌》中,整首作品左手伴奏部分全由五度叠置的五度结构四音和弦构成。

谱例44、谱例45 都是单层次的五度和声结构表达。谱例46 是作曲家分上、下两层对不同五度和声结构采用不同的表现织体。上层是纵向五度音程与三度音程的交替进行,在空灵、飘逸的和声背景下有三度饱满音响的衬托,下层是五度和声音程的分解进行。

谱例46 黄虎威《f 小调小奏鸣曲》

五度的平行写法还可以作为固定音型织体形态用于左手伴奏声部层次,起到背景衬托的作用。如谱例47 的写法,在极富跳跃性的顿音演奏下,通过平行五度和声音程表达欢快、热情的气氛。(www.daowen.com)

谱例47 黄虎威《巴蜀之画》之6《阿坝夜会》

五度和声音程结构还常在其上方五度音上加四度音,形成五度加四度的混合结构和弦,具有空旷的音响特点。谱例48 左手伴奏部分三个连续的五度加四度的混合结构和弦表达出清新、空逸的特点。这种五度、四度混合结构在黄虎威钢琴作品中还有很多。

谱例48 黄虎威《复调小奏鸣曲》

在一个八度范围内,由两个纯五度音程交叉叠合(或者理解为两个纯四度音程叠加)构成的“琵琶和弦”也属五度和声结构范畴。这种“琵琶和弦”常常整体运用于作品中。

谱例49 黄虎威《嘉陵江幻想曲》

谱例49 的两个纯五度音程的交叉叠合构成两组不同的“琵琶和弦”交替演奏,然后上纯四度模进一次,在下一小节整体提高八度重复。上下两层“琵琶和弦”营造了江水激越澎湃的特点。这类五度交叉叠合和弦在作品中是很常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