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与健康:动作原理与方法

大学体育与健康:动作原理与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一种传统做法是在前一种基础上大拇指第一指节扣在食指的第一指节上,四指尖不触掌心,掌心完全含空,称作半握拳。拍腿动作时不可低头弯腰;摆莲腿时注意身体不要左右歪斜摇摆。

(一)手型手法

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态。太极拳有三种主要手形:拳、掌、勾。现代太极拳的手形以掌为主,拳、勾为辅。

1.拳

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拳面齐平,不可僵硬。

杨式: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压在食指、中指的指骨上。拳中能容一食指。

陈式:以四指并拢卷曲,指尖贴于掌心,然后拇指卷屈,贴于食指与中指中节指骨上成拳形,不宜握得过紧。

吴式: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不可握得太紧,要有虚实的变化,基本与杨式同。

武式:一种做法是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同杨式。还有一种传统做法是在前一种基础上大拇指第一指节扣在食指的第一指节上,四指尖不触掌心,掌心完全含空,称作半握拳。

孙式: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并且大拇指够中指第二指节,使拳面略呈螺旋面,微微握紧,但是不可僵硬。中指尖顶掌心。

2.掌

五指自然伸直、分开,掌心含空,虎口撑圆。

杨式:五指自然伸直微分,手指向掌心侧微屈不伸直,指肚微向手背撑张,虎口撑圆,掌心内凹,形如荷叶状。

陈式:大拇指指根向小指指根相合,大拇指尖后仰,并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微分开自然伸直,指尖向后弯曲,五指相错成螺旋形。

吴式:大拇指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分开指尖向前,大拇指与食指分开虎口撑圆,其余四指微分开的距离比杨式小,指尖向前,四指与拇指似两个部分。

武式:五指自然平均地分开,手指向掌心侧微屈不完全伸直,大指与小指相对领气,掌心内凹,有的练法要求拇指内扣。伸展程度比杨式大,通常要求手指尖朝上。

孙式:五指自然分开,掌心内凹程度比武式小。

3.勾

屈腕,五指自然内合,指尖捏拢。勾手又称抓子,也有人叫钩手、钩子、吊手。孙式、武式无钩型。

杨式: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掌心含空,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可容一小球,勾顶和腕关节处无绷紧感。

陈式:五指指尖自然捏拢腕微伸。掌心含空呈圆形,其掌心空间比杨式大,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可容一小球,勾顶和腕关节处无绷紧感。

吴式:拇指、食指、中指指尖自然捏拢,无名指、小指屈向掌心,屈腕。掌心含空但是中间空间很小。

(二)步型步法腿法

1.步型

步型是指下肢腿脚的基本形状。各种流派的太极拳对步型的要求不全一样,但太极拳的步型归纳起来,基本上有6种:

弓步: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基本呈垂直,脚尖斜朝正前方;后腿自然伸直,膝可保持弧度,脚尖斜向前,两脚之间保持一定间隔。

半马步:前脚脚尖向前,后脚脚尖向侧方,两脚距离约两个半脚掌,全脚掌着地,两腿微屈,重心偏后腿。

虚步:后腿屈蹲,大腿斜向地面,脚跟与臀部基本垂直,脚尖斜向前;全脚掌着地,前腿稍屈,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重心偏后支撑腿。

仆步:一腿全蹲,全脚掌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于体侧,贴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独立步:支撑腿微屈站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抬高与地面呈水平。全脚掌着地,后脚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

丁步:一腿屈蹲,全脚掌着地,另一腿屈收,以前脚掌虚点地支撑腿侧面的地面。

2.步法

步法指脚步移动方法。步法中,上步脚跟先落地,退步前脚掌先落地,注意左右脚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以保证重心稳定。步法变换要轻灵沉稳,重心潜换,虚实渐变。常见的步法主要有6种:

上步:后腿向前迈一步或前腿向前迈半步。

退步:前脚向后迈一步。

侧步:两脚朝左右平行,连续依次侧移。

跟步:后脚朝前脚跟进半步。

盖步:一脚经过另一支撑脚前方,向侧方向落步。

插步:一脚经过另一支撑脚后方,向侧方向落步。

步法总要求:轻灵稳健,步点准确,轻起轻落,点起点落。

3.腿法

腿法指腿的运动方法。原则有:第一,高练低用,因敌变化;第二,上下相随,手脚并用。常见的腿法主要有5种:

碾脚:以脚跟或前脚掌为轴,前脚掌或脚跟左右碾动。

蹬脚:支撑脚微屈站稳,另一只脚屈膝抬起,小腿上摆,勾脚尖蹬脚跟,高过于腰部。

分脚:支撑脚微屈站稳,另一只脚屈膝抬起,小腿上摆,绷脚面踢脚尖,高过于腰部。

拍脚:支撑脚微屈站稳,另一只脚向上摆踢,绷脚面,同侧手掌在额前迎拍脚面。

摆莲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只脚经前向外侧做弧形摆动,脚面绷平,两手掌在额前依次迎拍脚面。(www.daowen.com)

各种腿法均要求支撑腿稳定,膝关节不要僵直,上体保持中正。拍腿动作时不可低头弯腰;摆莲腿时注意身体不要左右歪斜摇摆。

(三)身型身法眼法

1.身型

身型是指人体从头到臀之间,其中包括头、颈、肩、胸、背、腰、胯等部位的整体形态。体内要求尾闾中正,从百会穴到会阴穴是一条垂线;从体外看要头正、身直。具体规格和要领如下:

头部:头要正,不可稍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之势。枕骨和两耳尖微上领。下颌微敛,舌顶上腭,眼向远处的前下视。

颈部:颈要直,在头部枕骨上领和下颌微敛作用下把颈部的自然弯曲向上领直。

肩臂部:肩部松沉微向前合,肘部微屈而松坠,坐腕,掌心向前,手指自然张开。

胸部:胸部在肩部要领的作用下,微含,自然而宽畅。

背部:背部在肩、胸的作用下,微圆而直。

腰部:腰部要松而直,所谓命门穴后撑,两肾饱满。

臀部:敛臀,提肛。

腹部:腹部放松,小腹微圆,所谓气沉丹田。

胯部:胯部要松而抱。像母鸡抱小鸡一样,不可抱紧,又不可张开,

脚部:脚要微扣,全脚掌着力,十趾有抓地之意,两脚相距比肩稍宽。

2.身法

身法主要是指腰带动躯干的运使方法。拳法总的枢纽在腰身。拳论讲的“力由脊发,步随身换”,“身”即为身法,身与腰密不可分,腰法实为身法躯干可以分为三节:头是梢节,胸为中节,腹是根节,运动符合三节规律,其他主要规律:

第一,腰为车轴,四肢为轮。太极拳把自己比作是一个小宇宙,是转动的球体,而且一动无有不动,动的主体是身法,带动四肢绕轴动,做到源动于腰,旋腰转脊,自己就像是个飞转的球,对方的力沿切线飞出。

第二,中正不偏,无过不及。身法的运动中(除个别的姿势外),都要保持腰脊与地面垂直,转动中不倾斜,防止耍腰故意摆动。

主要身法有:

(1)拧身法。

做法:以人体腰脊为中轴,左右肢体对扭,身体半面转动而蓄势待发。如野马分鬃之身法。

要求:背部、腰部两侧肌肉交替运动。

(2)转身法。

做法:以人体垂直轴为中轴,用腰带动身体半面或整体外旋转动,通常以一脚支撑转体135°以上,如转身蹬脚。

要求:松髋松腰,身体中正。

(3)翻身法。

做法:以腰脊为转轴,折叠上体变易方位复出,通常指身体由前向后做180°的翻转,如杨式中的撇身捶。

要求:头上顶,中轴竖直,即尾闾中正。

(4)起身法。

做法:竖直方向,身体由下向上顶劲上提,如金鸡独立。

要求:脚蹬立身,上体不过分前倾。

(5)塌身法。

做法:身体竖直,腰部后撑下沉,如揽雀尾中按推时腰的做法。

要求:腰部不可过分突出。

(6)伏身法。

做法:整个身体由上向下降落,如海底针。

要求:身体不失中正。

其他身法还有立身、坐身、进身、退身、侧身、披身等。

3.眼法

眼法为眼的运使方法。眼是神的具体反映,俗称眼神,太极拳要求“神似捕鼠之猫”。一般要威而不猛,眼随手动,不仅使动眼神经、视神经得以锻炼,更体现形神兼备。切不可半开半闭,呆视一点,毫无神气。通过眼神能反映内里变化,反之眼神也能诱导精神放松,不能忽视。主要的规律有:

(1)眼随手转,手眼相随。太极拳的眼法一般平视,同时随身法、手法、步法的变化,顾盼两手中主要的一手,当手到达定点时,眼神要领先到达定点。

(2)顾盼全面,眼似闪电。在眼法诀中讲顾三前,盼七星是指要看清双方上、中、下三路,以及注意对方头、肩、手、肘、胯、膝、足7个部位,眼快手捷,手眼相随。

主要的眼法:

(1)注视:以主要手为目标,向主要手的方向投目远视。如24式的手挥琵琶,以左手方向为目标,投目远视。

(2)随视:遂主动手动转,眼随手转。如24式的单鞭,弓步推掌时眼随左手自由向左转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