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芭蕾
芭蕾(BALLET)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舞剧,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来表演戏剧情节。古典芭蕾以女演员用足尖点地作舞为主要特征。后盛行于法国和俄罗斯,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人们意识到芭蕾不仅在人的形体健美上、手脚灵巧敏捷上、步履轻盈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同时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情操、仪表、礼节以及艺术品位、鉴赏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1.基本元素
芭蕾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来展示人体优美的线条,动作流畅,舞姿多变,造型流动,技巧精湛。几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规范、严谨,科学的训练方法。芭蕾训练中常出现开、绷、直、立四个动词,这四个字始终贯穿在芭蕾训练之中,所有的动作必须在开、绷、直、立的基础上去完成,所以我们称它为芭蕾的基本元素,也是芭蕾审美特征之一。
(1)开:是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髋关节的打开,舒展了人体的线条,增加了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要在教师指导下正确理解“开”字。芭蕾训练中的“开”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要从髋关节到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尖全部打开,切忌容易打开的部位使劲打开,不容易打开的部位不打开,这样容易造成上下扭曲,使肌肉或韧带拉伤。成年人学习芭蕾要根据个人条件,决定自己的开度大小,宁可站小八字、大八字、丁字步,不可强硬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绷:是指脚腕伸展,脚背上拱,脚心下窝,脚趾并拢向远向下无限伸展。绷脚增长了腿的长度,力度,消耗腿部多余脂肪,使腿部肌肉拉长,线条优美、修长。
(3)直:指人体重心的垂直。无论是两脚站立、单脚站立,甚至空中跳跃,都有一个重心垂直问题,如果重心出了偏差,动作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失误。
(4)立:是指人体每一个关节、肌肉向上提,仿佛人体变得越来越轻,就要腾空而起。“立”需要一定的肌肉素质和能力的配合,是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向上提升的感觉。
2.舞台方位
为了教学和练习,能够准确说明练习者在场地(舞台)上练习时的方向,把开始面对方向(舞台的正前方)确定为1点,按顺时针方向,每45°并这一基本方位点,将场地分为8个方位点。场地的四个角右前方、右后方、左后方、左前方,分别是2、4、6、8点,场地的前方、右侧、后方、左侧分别是1、3、5、7点(见图14-1)。
图14-1
3.部分芭蕾术语
部分芭蕾术语如表14-4所示。
表14-4 部分芭蕾术语
续表
4.基本手位
手形:五指自然放松,并拢,大拇指与中指略靠近。
一位:从肩到手指尖在身体前呈椭圆形,手心朝上,两手相距约一拳,小指边离大腿约二寸距离腋下微撑开。
二位:保持一位手状态,两手臂向上抬至手心与胃部平行部位。
三位:保持二位手状态,两手臂向上抬至头顶前上方。
四位:一只手臂保留在三位,另一只手臂从三位回至二位。
五位:一只手臂仍保持在三位,二位手臂向旁打开。
六位:打开到旁的手不动,三位手下到二位。
七位:打开到旁的手仍不动,二位手打开到旁呈七位(见图14-2)。
图14-2 芭蕾手位
教学提示:
(1)手的位置从一位至七位,两手臂始终要保持椭圆形。
(2)注意不要让手腕和肘关节下塌。
(4)熟练手的七个位置之后,要头、手、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
(5)要体会手位中的内在力量,尤其是后背肌群在动作中起到平衡、稳定的作用。
(6)要运用手的表现能力传情达意。
5.基本脚位
一位:两脚脚后跟相靠,两脚脚尖向外打开呈一字形。
二位:在一位的基础上,两脚脚后跟分开,相距约一只脚的距离。
三位:保持在二位的基础上,一只脚的脚后跟向另一只脚的脚心靠拢。
四位:保持两脚尖外开状,一只脚在另一脚的正前方或正后方,形成两条平行线。
五位:在四位的基础上,两脚合拢并紧。
教学提示:
(1)脚位的开度要保持从大腿根、膝盖、脚腕、脚尖的上下一致。如果胯部不开,脚位可以站大八字或小八字,切忌某个局部开,某个局部关,造成上下扭曲而损伤。
(2)五位和三位站立要保持胯部正,不要因为某只脚在前,而一边的胯歪向前。
(3)胯不正的原因正是因为在前五位或前三位的腿没有伸直形成,所以五位和三位站立不但要伸直两膝,而且要夹紧大腿。
6.基础训练(把杆部分)
(1)蹲(Plie,音译:普利也)。
蹲分半蹲和全蹲,蹲在脚的五个位置上皆可以做。
蹲主要是通过膝关节在不同的脚位上做各种不同节奏的快和慢的半蹲和全蹲,以锻炼膝关节的柔韧性和腿部的肌肉。蹲是训练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蹲的训练能使人轻松地腾空而起,轻盈地落,屈伸有力,富有弹性,蹲是各种舞蹈必须训练的项目之一。
①半蹲(demi plie,音译:德米·普利也),一位站立,保持人体的基本形态,两膝逐渐下蹲,蹲到脚腕与脚背有挤压感,跟腱略有一点紧张的位置为半蹲。
②全蹲(Grand plie,音译:格朗·普利也),在半蹲的基础上,继续往上蹲,脚跟可以略微抬起一点,蹲到底,臀部不能坐在脚后跟上,保持开度和后背挺直。起来时,先落下脚跟,再慢慢站起来。
教学提示:
①以一位为例,其他四个位置的大蹲、小蹲与一位做法相同。一位,三位,四位,五位大蹲下去都可以略抬脚跟,只有二位大蹲不容许起脚后跟。
②大蹲、小蹲特别要注意胯、膝盖、脚尖的开度一致,不要扭曲。
③下蹲时要有负重感,伸直时两脚有力的推地。
④蹲的音乐比较慢,蹲、起都要将音乐分配均匀。
(2)擦地(Battement tendu,音译:巴特芒·唐究)。
擦地绷脚可以在一位或五位脚的位置上向前、向旁、向后方向做。擦地主要通过擦地绷脚背,立脚趾,整条腿向远向下延伸,伸展整条腿的肌肉,然后收回。通过擦出收回的不断运动来锻炼腿部力量,尤其是踝关节和脚趾的力量。
①五位擦地:五位站立准备向前擦地。一条腿支撑并固定好重心,另一条腿保持与支撑腿平行状态,沿地面向前擦出,同时脚跟渐渐离地推起脚背,在动作腿不影响支撑腿重心的情况下,尽可能向远伸展,脚掌点地,将脚背推至最高点。然后再将脚趾向远伸展立起,用脚趾尖轻轻点地后,再依次收回原位。
②向旁擦地:一条腿支撑并固定好重心,另一条腿向旁沿地面擦出,同时脚跟渐渐离地推起脚背,在不影响支撑腿重心的情况下,动作腿尽可能向远伸展,脚掌点地,将脚背推至最高点。然后再将脚趾向远伸展立起,用脚趾轻轻点地后再依次收回原位。
③向后擦地:一条腿支撑并固定好重心,另一条腿保持与支撑腿平行状态沿地面向后擦出,同时脚跟渐渐离地推起脚背,在不影响支撑腿重心的情况下,动作腿尽可能向远伸展,脚掌点地,将脚背推至了最高点。然后再将脚趾向远伸展立起,用脚的大趾外侧点地,然后依次再收回原位。
教学提示:
①向前擦地脚跟先行,收回时脚尖先收,保持开度。
②向后擦地脚尖先行,收回时脚跟先收。
③固定好重心和胯部,不要跟动作腿晃动。
(3)小踢腿(Battement tendu jete,音译:巴特芒·唐究·瑞代)。
小踢腿是在擦地基础上向空中踢出25°稍停留,小踢腿动作有一定的爆发力。比擦地动作速度增快,力度增大,有很好的训练价值。五位向前擦地,脚尖离地25°。落地经脚尖点地收回前五位。小踢腿向旁和小踢腿向后与擦地动作相同,在不同方向点地的基础上,再向远延伸踢出,离地25°停住。
教学提示:
①初学小踢腿动作可以先分解做,先擦地到位,再向空中踢出25°。然后经擦地直接向空中踢小踢腿,小踢腿一般在一拍或半拍完成动作。
②小踢腿的高度不超过25°。
③小踢腿的力度大,速度加快,要注意支撑腿的力度同时加大,不能跟随动作腿摇晃重心。
(4)划圈(Rond de jambe,音译:隆·德·让)。
划圈在芭蕾训练中有几种,这里介绍两种。第一种为地面划圈。地面划圈通过腿部不停环动,锻炼胯部的肌肉灵活性,增长胯部能力。第二种为大划圈。就是以整条腿从身体侧旁45°弧线向旁环绕到最高点(正旁腿位子),然后向后弧线下落至后点地的位置。整个圈呈立圆路线。
教学提示:
①划圈时节奏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都不能影响支撑腿的重心,支撑腿的脚必须有力的抓住地板。
②划圈动作对锻炼髋关节部位的灵活性,胯部和大臀肌有很明显的作用。
③在划圈时要注意胯部在前、旁、后位置的打开。
(5)单腿蹲(Battement fondu,音译:巴特芒·丰究)。
单腿蹲是训练中重要环节之一,它与半蹲、全蹲相似。单腿蹲的一只脚在缓慢不停地做屈伸运动,另一只腿做控制动作,难度增大,也加强了训练价值。通过单腿蹲的训练能感受到动作内在的力量和柔韧性、稳定性。
单腿蹲训练,动作腿可以向前,向旁,向后方向伸出,高度一般为45°,支撑腿做半蹲屈伸动作。要强调单腿蹲的特点是动作腿和支撑腿必须同时弯曲,同时伸直。只有初学时才可以分解做。
教学提示:
①单腿蹲要保持好上身正确姿态,有控制地下蹲,蹲到跟腱有点紧张感即可,但不能起脚后跟。
②单腿蹲伸直的同时也是动作腿向前、旁、后任何一方向伸展开45°腿的时候,两腿要全部伸直后再蹲,切忌未直又接着蹲。
③单腿蹲的特点是同时蹲同时直。
④初学时,双手扶把,动作分解做。然后再单手扶把,还可以逐渐加手与动作配合做。
7.小吸腿和小掖腿可参考辅助动作(www.daowen.com)
(1)控制(Adagio,音译:阿达啾)。
控制一般是由抒情慢板音乐与各种舞姿、造型组合变化而成。它展示了人体舞蹈静态造型和动作与动作衔接之间的动态造型,整个组合流畅典雅,极富表现力,在舞剧中常以大段慢板舞蹈来倾吐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控制中常用的舞姿有鹤立式、迎风展翅、攀峰式、俯望式、旁腿、变身、伸展等等,另外还要加上辅助和连接动作。做好控制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音乐修养,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2)鹤立式(Attituide,音译:阿体秋)。
鹤立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前腿基础上做的称前鹤立式,一种是在后腿基础上做的叫后鹤立式。前鹤立式的造型是在腿向前抬90°基础上膝盖略弯曲,将小腿端起比大腿的高度再高一点。后鹤立式的造型是在腿向后90°的基础上,膝盖略弯曲,将小腿抬起比大腿的高度再高一点。鹤立式的支撑腿可以在半蹲、直立、半脚尖、足尖上做鹤立式舞姿。
(3)迎风展翅(Arabesque,音译:阿拉贝斯克)。
迎风展翅是芭蕾中具有代表性的舞姿之一。它的舞姿柔和、舒展、大方,线条流畅,富于曲线美,整个舞姿有一种冉冉上升,腾空而起之感,舞姿造型并不复杂,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迎风展翅分为四种,由于分左右脚舞姿以及方位的变化,使这四种舞姿变化莫测。下面我们仅以右腿为支撑腿,身对2点分解以下四种不同迎风展翅的舞姿造型。
①迎风展翅左。
右腿支撑,左腿后抬90°,右手臂向前伸,左手臂向左旁伸。手心朝下方,两手指尖朝伸出方向延伸,眼看左手指尖方向(面向2点)。
②迎风展翅左。
右腿支撑,左腿后抬90°,左手臂向前延伸,右手臂向右旁后斜伸。手心朝下方,两手指尖朝伸出方向延伸。面向1点(面向2点)。
③迎风展翅右。
右腿支撑,左腿后抬90°,左手臂向前伸,右手臂向旁伸。双手手心朝下向伸出方向延伸,眼看左手指尖方向(面向8点)。
④迎风展翅右。
右腿支撑,左腿后抬90°,右臂向前伸,右臂向左侧后伸,双手手心朝下,向伸出方向延伸,面向1点(面向8点)。
教学提示:
①迎风展翅后腿一定要直,上身要有向前向上的感觉。
②双肩不能因上身向前而耸肩缩脖子。后背要收紧。
③两手要柔软,松弛,向远方延伸展但不等于伸直。舞姿造型的双肩始终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一高一低。
8.连接动作和辅助动作
(1)吸腿(Passe,音译:帕塞)。
吸腿在基本训练中用途很广,在控制组合中吸腿是起到从一个舞姿转换成另一个舞姿不可缺少的辅助动作之一。
五位开始,动作腿经小吸腿或小掖腿,沿支撑腿向上吸腿,一般吸到脚尖点在支撑腿膝盖高度,大腿90°端平。
教学提示:
①吸腿的过程必须是一条腿贴着另一条腿向上吸起。
②保持两条腿的开度。
③动作腿在吸腿过程时,支撑腿或直立,或立半脚尖,不可在半蹲上做吸腿动作。
(2)伸腿(developpe,音译:代弗洛佩)。
伸腿是连接在吸腿后的延续动作。经过吸腿后向前、旁、后任何一方向伸腿。支撑腿可以直立,也可以半蹲。半蹲伸腿必须在吸腿后支撑腿渐渐半蹲,动作腿向一方伸出。
教学提示:
伸腿向前,向后经吸腿后伸腿要经过鹤立舞姿后才伸直。
9.中间部分(跳跃、舞步)
把杆部分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脱把后在中间做,所以把杆部分的动作训练应逐步在中间同样步骤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中间训练还有跳转、各种舞步等等训练。
芭蕾中的跳跃动作非常丰富,训练中一般分大、中、小三类跳。小跳尽管离地不高,每个动作必须在空中完成,脚腕要有力和灵活地推地,动作变化莫测,在芭蕾中最具有特色。中跳要比小跳离地高一些,空中舞姿也更舒展一些。
(1)原地小跳(Saute,音译:索泰)。
一位站立,双手一位。原地半蹲,推地跳起,在空中两腿伸直,绷脚背,落地仍一位半蹲,伸直还原。
(2)五位换脚小跳(Changement de pied,音译:尚日芒·德·皮耶)。
五位换脚小跳是在正式跳训使之前的一种关节活动准备动作,也是在紧张的训练结束之后的一种放松动作。五位换脚小跳不要求跳得高,只需要脚尖刚刚离开地面,在空中伸直膝盖,绷脚,两腿经一位互换位置,寻找人体直上直下的垂直空间感。
(3)滑步(Glissade,音译:格利沙德)。
滑步在各种组合中用途很广,能单独训练,也能在组合中起到连接步子和助跑起跳作用。
做法:右脚后五位站立,手一位。五位半蹲,右脚向旁擦地,左脚推地向右旁,右脚向右越一小步,两脚在空中伸直,同时移重心至右脚,右脚落地半蹲,左脚点地收回前五位。
教学提示:
①滑步左、右脚配合要协调,连贯,当中不要断裂。
②滑步不需要往高处跳,仅仅向旁越出一步,有个小小的抛弧线即可。但在空中两条腿都要有离地的过程。
(4)并立转(Souteun en tounant,音译:苏特纽·昂·杜朗)。
并立转是辅助动作之一,常用在动作与动作的衔接和过渡动作中,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做法:右脚前五位站立,双手一位。右脚向旁擦地,同时支撑腿半蹲。动作腿收回五位,同时支撑腿立半脚尖,两脚在五位半脚尖上左转一圈。如果动作腿收后五位半脚尖就向右转圈。此动作动作腿可以向前、向旁、向后方向擦地做。向左、向右转决定动作腿收前五位,还是收后五位。收前往左转,收后往后转。
教学提示:
①五位并立要两腿夹紧,主要是动作腿向支撑腿靠拢夹紧。
②无论是转半圈,还是一圈要先留头,再甩头。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
1.基本元素
中国古典舞具有“手、眼、身、法、步”的完美结合,讲究“圆、拧、倾、曲”的体态动势,讲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传统艺术审美特色风格鲜明。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和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中国古典舞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曾有人称之为“戏曲舞蹈”,因为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说是为戏曲,却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是舞蹈,但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些因素是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
2.基本手位
①手的基本形态:
手掌:(女)四个指伸直,中指向下压出和拇指靠近,称兰花手。
手指:(女)食指伸直,拇指与中指弯曲相贴在食指上,手腕外侧发力,称兰花指。
②手的几种位置。
单手动作主要有:
撩掌:手心向下,以手腕带动手臂从体侧向上撩起至肩上方。
盖掌;手心向下,手臂弯曲,从头上方向下盖至胸前。
切掌:动作基本同盖掌,其区别是手心向里。
穿掌:动作基本同分掌,其区别不是手腕带动,而是手指向上穿,再翻腕成手心向上。
双手主要动作:
双晃手:双手手心向下,以腕带动臂,经下、侧、上、侧、下做手臂的划动,随着手臂的划动,头和身体也随之轻微晃动,眼神随手。分小晃手和大晃手。小晃手以肘为轴,向上晃时要提腕,向下晃时要压腕;大晃手以肩为轴,但手臂不能伸直,向上时要提腕、提肘,向下时要压腕、压肘。
双山膀:双手旁伸与肩持平,胳膊架起,小臂略屈。
顺风旗:一手旁伸与肩持平,胳膊架起小臂略曲,另一手在头前上方,小臂略屈。
托按掌:一手在胸前下方按掌,另一手在头前上方,小臂略屈。
双托掌:双手在头前上方,小臂略屈。
山膀按掌:一手旁伸与肩持平,胳膊架起,小臂略屈,另一手在胸前下方按掌。
双展翅:双手在头上方两外侧,手心向外,略压手腕。
3.基本脚位
(1)脚的基本形态。
绷脚:五个脚趾并拢伸直,脚背绷起。
勾脚:五个脚趾并拢,脚腕用力向上勾。
拐脚:五个脚趾并拢,绷脚向内侧拐。
(2)脚的几种位置。
正步:两脚正前方并拢。
丁字步:两脚站立一脚脚尖朝正前方;脚跟靠在另一脚的脚窝处,另一脚的脚尖对正旁。八字步:两脚脚跟并拢,两脚尖打开均对两斜前方。
大八字步:在八字步位的基础上,一脚向横方向迈一步,与肩持平,两脚尖对斜前方。
踏步:一脚脚尖朝正前方,另一脚在后,脚掌旁点地,膝盖靠在前脚膝盖处略微弯曲。弓箭步:一脚向旁迈出,膝弯曲成90°另一条腿在旁绷直。
点步(又称交叉步):可分前点步与后点步。
前:在丁字步的基础上,一脚虚点于身体前方,重心在另一脚上。
后:在丁字步的基础上,一脚虚点于身体后方,重心在另一脚上。
大掖步:一脚向斜前方迈出一大步,膝弯曲,另一脚在后斜方,脚背点地绷直。
大扑步:一脚向旁迈出一大步,膝弯曲,另一条腿在旁绷直,上身向前倾。
马步:在大八字位基础上,膝弯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