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与健康实用教程: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大学体育与健康实用教程: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认识运动损伤的分类是处理损伤的前提,也是诊治的依据。掌握了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就能有效杜绝或减少运动损伤。根据高校体育的实际,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有潜在因素和直接因素。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各部组织器官不能充分动员起来等,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大学体育与健康实用教程: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为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认识运动损伤的分类是处理损伤的前提,也是诊治的依据。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运动损伤的发生绝非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和一定的规律性。掌握了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就能有效杜绝或减少运动损伤。根据高校体育的实际,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有潜在因素和直接因素。

1.潜在因素

人体解剖学结构的不完善和弱点成为潜在的致伤因素。如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由于肱骨头大,肩胛盂小关节活动灵活而稳定性差,加上肌力不足,韧带弹性差,可造成肩关节损伤。

人体解剖学结构的特点和运动项目、技术对机体活动的特殊要求,是发生运动损伤不可忽视的潜在因素,它只是有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但只要注意保护,不一定都会发生损伤。

2.直接因素

包括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2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

(1)参加者在思想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重要性和可能性认识不足。

(2)对自我保护等安全措施未予重视。

(3)体质弱、身体素质差、力量小、速度慢、耐力不足、柔软性差、反应迟钝。

(4)技术水平低、动作不熟练、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扩散,造成肌肉紧张,产生多余动作使动作僵硬、不协调和不正确和技术动作的错误。

(5)违反了身体结构和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

(6)运动时心情不愉快,操之过急,或因睡眠、休息不好。

(7)带伤、带病、伤病初愈、运动负荷安排不当。

(8)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各部组织器官不能充分动员起来等,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客观因素

(1)组织教法不周密、不合理。

(2)不从实际出发和违反锻炼的原则。

(3)保护和帮助缺乏或不及时、不正确。

(4)场地器材设备不完善、场地不平、光线不足、器材设备不合要求、器械不牢固、运动服鞋不适宜或携带校徽、小刀等易伤物品。

(5)动作粗野、违反规则;气温过高、过低、风雨、冰雪天气等都会产生运动损伤。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要坚持预防为主,在锻炼过程中切实做好以下的工作,才能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1)加强体育意识、道德观念、遵守规则的教育

(2)认真检查场地器材设备和衣着。

(3)克服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和运动损伤发生的恐惧心理。

(4)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训练水平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5)根据气候、内容、时间以及锻炼原则,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6)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使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都得到发展。

(7)加强保护和帮助,以防事故的发生。

(8)加强自我医务监督,有伤病或尚未痊愈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方法

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与处理方法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局部皮肤或黏膜破裂的机械性损伤。常见的有擦伤、撕裂伤和刺伤。这些损伤均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并有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容易引起感染。

擦伤:是外伤中伤势最轻最常见的一种。擦伤是皮肤被粗糙物件摩擦所致。例如运动中摔倒,体表与地面相互摩擦,发生皮肤擦伤,伤处有擦痕,并有小出血点和组织液渗出。

撕裂伤:是由钝器打击所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裂开的损伤。以头、面部为多见。例如器械体操中,头部碰撞器械,使头部破裂;打篮球时眉弓被对方肘后鹰咀碰撞而造成眉际皮肤破裂等。撕裂伤的伤口边缘不整齐,周围组织受破坏,引起出血和肿胀。

刺伤:是由细长尖锐的器物刺入体内所致。例如被运动场上的钉子或跑、跳鞋的钉子、标枪与器械上的木刺刺入体内。

处理方法: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出血,因此首先要及时止血,而后处理伤口,以预防感染。小面积皮肤轻度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伤口,并经过氧化氢消毒后,以红汞或甲紫液和抗生素涂抹,无须包扎。但脸部擦伤则不宜涂抹甲紫液;关节附近的擦伤,不宜采用暴露治疗法,否则容易干裂影响关节活动,一旦感染易波及关节,可在伤口上搽抹磺胺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并用消毒敷料敷盖包扎。大面积严重损伤或伤口有煤渣、碎石、砂粒等异物,应用消毒的小镊子细心取出。刺伤的伤口一般细小较深,可造成深层肌肉组织或内脏器官的损伤,有些刺入物往往可能折断或带入污物碎片,应先取出,再处理伤口。伤口消毒后撒消炎粉,用消毒纱布或凡士林油纱布敷盖,并用绷带包扎。若伤口较脏时,可用抗菌素治疗与肌注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单位(先做皮试)。伤口大者还要及时进行缝合与包扎。

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与处理方法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局部皮肤和黏膜完整的机械性损伤。多见的有挫伤、拉伤和扭伤。常见的损伤部位有肌肉、肌腱、筋膜、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这些损伤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出血积聚在组织内。

挫伤:是由于钝力(打击、挤压、碰撞、摔倒)直接作用于人体,使局部软组织受伤。例如运动中互相冲撞、被踢打或与器械撞击,均可造成挫伤。

拉伤:是由于外力的作用,使肌肉、肌腱、筋膜和韧带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损伤。例如跨栏中,摆动腿过栏时,因原动肌(大腿前群肌)猛烈收缩,而对抗肌(大腿后群肌)不能及时放松或伸展,以致被迫拉长而发生大腿后肌群的拉伤。又如“压腿”“劈叉”等练习,便会因肌肉拉长范围超过原来的伸展程度而致伤。(www.daowen.com)

扭伤:是因动作不慎,例如别扭、拧转、挤压等,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关节囊、韧带、肌腱的损伤。常见的有踝关节、膝关节和肘关节扭伤。此外,在体操、举重练习中,也常发生急性腰扭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伤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皮肤青紫,皮下瘀血、活动受限。急性损伤的疼痛部位明显,慢性损伤的疼痛部位多不固定,并时轻时重,多为酸胀痛。肿胀是由于组织出血和渗出液所致,局部有隆起或波动感。损伤部位的功能活动一般不会完全丧失。但其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同时受伤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产生一种灼热感,也可能有肌肉痉挛或肌肉紧张,摸之发硬。如属断裂损伤,在断裂处可摸到凹陷或一端异常膨大。

处理方法:

(1)止血防肿。损伤后均发生内出血,出血越多,血肿越严重,恢复过程也就慢,易形成组织粘连,影响以后功能的恢复。所以损伤后应尽快止血防肿,一般可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冷敷可用冰水、冰袋或冷水毛巾裹住伤部或用氯乙烷喷射表面,使局部组织降温和血管收缩,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切不可用热水冲淋伤部,以免伤部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而增加出血。

(2)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一般经过24~48小时,出血停止,这时可以拆除包扎,进行热敷、按摩、理疗等,以促进伤部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加速血肿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肿胀,以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以促使受伤肢体较快地康复。功能锻炼能改善受伤肢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预防损伤组织的粘连与萎缩,加速愈合。进行功能锻炼时,活动的幅度、强度和数量应逐渐增加。忌用暴力,以免造成再次损伤。

3.骨折与处理方法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骨折常在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下发生。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可分为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在体育运动中发生骨折是较为严重的损伤事故。骨折以闭合性骨折为多,开放性骨折较少,尤多见为四肢长骨完全性骨折。外力的过度牵拉和暴力打击,都可能发生骨折。例如在运动中突然跌倒手掌撑地时,可能发生前臂骨远端骨折;在跌倒时膝部跪地时,可能发生髌骨骨折;在投掷运动的动作不正确时,用力过猛,可能发生上臂骨骨折;在踢足球时小腿被踢时,可能发生胫骨骨折等。

处理方法:

(1)止痛抗休克。骨折发生后若疼痛剧烈,容易发生休克。休克的症状,如脸色苍白、血压下降、血流缓慢、四肢发冷、体温下降,神志不清昏迷,这时应立即止痛抗休克。方法是,让伤员安静躺下,略放低头部,以增加头部供血量,同时注意保暖,并给予止痛药或镇静剂。如呼吸困难时,应松开衣领,使呼吸畅通或进行人工呼吸。如伤员昏迷不醒,可用手指掐其人中、合谷穴,使其复苏。

(2)伤口处理。开放性骨折,不要把刺出皮肤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污染。伤口出血时,应先迅速止血后消毒敷盖包扎。搬动伤肢动作要轻柔,避免伤肢移位。

(3)安全转送医院。在没有把握或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严禁随意复位,不无故移动伤员或伤肢。为了暴露伤口,不可脱衣,但可松开衣服,尽快护送到医院医治,途中应减少震荡,并注意观察。

4.关节脱位与处理方法

关节脱位(又称脱臼)即组成关节的各骨之间的关节面彼此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在体育运动中,因外力作用使关节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属外伤性关节脱位。常见上肢关节脱位多于下肢,且以肩、肘关节脱位为多见。原因是上肢关节结构较下肢关节薄弱。例如篮球、足球比赛中腾空争夺球互相发生碰撞,身体失去平衡而使肩部着地、肱骨头突然遭到暴力直接撞击,使关节脱位。摔倒后,上臂外震,手或肘部着地,外力通过传导引起肘关节和肩关节脱位。关节脱位一般都会引起关节囊和韧带损伤。关节脱位后有疼痛,压痛、肿胀、出现畸形,关节功能丧失。严重者可合并血管、神经受伤或骨折,甚至发生休克。

处理方法:发生外伤性关节脱位后,首先是止痛抗休克。要让伤员安静躺下,注意保暖,并观察其变化。如出现休克昏迷状时,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与骨折同),然后固定脱位关节以制动。固定时要注意保持脱位关节的位置,使之不得转动,更不能随意使用整复手法。作简易处理后,从速护送医院进行整复与治疗。

5.脑震荡与处理方法

脑震荡指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强烈的外力震荡所引起的意识和机能暂时性的障碍,不久即可恢复,这是最轻度的脑损伤。例如投掷、足球、篮球或体操练习中,常因头部受到硬物打击或头部与地面、器械等碰撞所致。

脑震荡发生后,受伤者立即会出现一时性意识丧失或精神恍惚、肌肉松弛,呼吸表浅,脉搏稍缓,瞳孔稍大但对称,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这些情况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秒钟,长者数分钟到半小时。昏迷时间越长,伤势越重。意识清醒后,伤员对于受伤的情景的记忆遗忘;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

处理方法:脑震荡发生后,要立即让伤员安静平卧,严禁动、牵扯、随意移动位置,头部两侧要用衣服填塞,以免左右摇晃,头部冷敷,身体保暖。对昏迷者可掐其人中,合谷穴,使其复苏。对呼吸发生障碍者,可以人工呼吸,对昏迷超过四分钟以上,两侧瞳孔大小不一,鼻、口、耳出血、眼球青紫,伤员清醒后剧烈头痛、呕吐或又再度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对短时间意识恢复的轻伤员,要尽早让其卧床休息,不宜过早参加体育运动,否则易留下头痛,头晕等后遗症。

(五)运动损伤的急救

指对突然意外发生的运动损伤做初步的、临时性的紧急处理,其目的在于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伤情加重、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急救处理时要沉着冷静、胆大心细,有条不紊地进行。简易救治方法有:

1.止血法

运动损伤一般都有出血现象。及时止血是运动损伤急救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其中外出血又有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之分。动脉出血,是血液从血管近心端喷射出来,血色鲜红。静脉出血,是血液从血管远心端缓慢流出,血色暗红。毛细血管出血,是血液从整个伤口呈点状渗出。根据不同的出血,采取不同的止血法。止血法很多,有抬高伤肢、指压、加压包扎、上止血带和冷敷法等。这里主要介绍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用手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是直接指压止血法,由于手指直接接触伤口,容易引起感染,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的。间接指压止血法则是用手指压迫出血动脉近心端阻断血流,以达止血的目的。此法操作简便、实用、效果好。但两者都是临时性时紧急措施,不适宜长时间止血,也不便于搬运伤员。为有利于急救工作,现对几个部位的间接指压止血法做如下简介。

上肢指压止血法:受伤臂稍外展,用两手大拇指重叠在上臂上部三分之一内侧搏动处,将肱动脉压肱骨即可止血。这种方法适用于前臂、肘和上臂下段动脉出血。手指、手掌出血可用两拇指压迫尺、桡动脉。

下肢指压止血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在伤侧腿的大腿根部内侧搏动处,将骨动脉压向耻骨上即可止血。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小腿出血时,足部出血,可在胫骨下端前方压迫胫动脉和胫后动脉。

肩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指腹压在锁骨上窝内三分之一处,将锁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即可止血。这种方法适用于肩部、腋窝和上臂大出血时。

2.冷敷法

这是一种降低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温度的方法。此法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它有止血、止痛、退热的作用,可防止急性扭伤后局部肿胀,炎症后期可抑制发炎化脓和防止感染扩散。冷敷法的操作是将浸透冷水的毛巾拧至半干,敷盖于患部,3~5分钟更换一次。也可把冰块,冰水置于热水袋或塑料袋内,敷盖于患部,每次敷20~30分钟。气温不很冷时,肢体部位有闭合性急性损伤,可浸泡在冰水中,或用冷水冲淋,有条件的还可用氯乙烷(表皮冷冻麻醉药)喷局部,以达到降温作用。

3.热敷法

这是利用热的效应使皮肤和皮下组织温度升高的方法。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代谢水平,有利于受伤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它有消炎退肿,促进炎症退化,减轻疼痛的作用。一般在软组织损伤24~48小时后进行热敷较好,过早热敷易使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充血加重。热敷可用浸透热水的毛巾拧至半干,敷盖于患部,无热感时就更换。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也可用热水袋装50~65℃的热水进行热敷,还可将炒热的砂土或盐装入布袋进行局部热敷。热敷时温度要合适、以患者能接受为度,切勿烫伤皮肤。

4.按摩法

按摩是运用专门手法作用于人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以提高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方法。

按摩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不同的手法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也不同。小强度、长时间的按摩有镇静作用,大强度、短时间的按摩能提高兴奋性。按摩时,因血管扩张和静脉血回流加速,从而减轻了心脏负担。按摩能促进淋巴循环,对消除局部肿胀有良好的作用。按摩可使肌肉内毛细血管开放增多,加强局部的血液供给,改善营养,因而能防治病变肢体的萎缩。在大强度运动后局部肌肉酸痛时进行按摩,促进代谢产物(如乳酸)消散,使肌肉放松,酸痛减轻或消除。冬季,运动前皮肤发凉,肌肉和关节僵硬时,除做准备活动外,可以有选择地做局部按摩,促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增高局部皮肤的温度。经常进行按摩,能使韧带的柔韧性增强,关节腔的滑液增多,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从而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活动能力。

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介绍的按摩疗法。按摩的手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手法。应该知道,上述8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3)推法:向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包括有摩,推摩常配合一起用。像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手指也可用推摩,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

(4)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2下的速度,连拿20次,稍为休息,再连拿20次,则胸中通畅,气息渐调和。

(5)揉法: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做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像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仅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肌肉丰厚的小腿肚上,则可使用双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血行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

(6)捏法: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作捏法。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捏法,实际包括指尖的挤压作用,捏法轻微挤压肌肉,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常用的有单手捏法和双手捏法。

(7)颤法:是一种震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颤法与“动”是分不开的,所以又叫颤动手法。将大拇指垂直地点在患者痛点,全腕用力颤动,带动拇指产生震颤性的抖动,叫单指颤动法。用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放在患者疼处或眉头等处,利用腕力进行颤动叫双指颤动法。

(8)打法: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手法合适,能给患者以轻松感。打法主要用的是双手。常用手法有侧掌切击法、平掌拍击法、横拳叩击法和竖拳叩击法等。侧掌切击法:把两手掌侧立,大拇指朝上,小指朝下,指与指间,要分开1厘米许,手掌落下时,手指合拢,抬手时又略有分开,一起一落,两手交替进行。平掌拍击法:两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后在节奏地拍打。横拳叩击法:两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与拇指相对,握拳要松,指与掌间略留空隙。两拳交替横叩。此法常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腰腿部及肩部。竖拳叩击法:两手握拳,取竖立姿势,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两拳相对。握拳同样要松,指与掌间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于背腰部。

以上四种打法,主要用于肌肉较丰厚的地方,如项、肩、背、腰、大腿、小腿等处。叩打的力量,应该先轻后重,再由重而轻。当然,这里所谓重,也不是用极重的力量,而是相对地稍稍加劲的意思。总之,要使患者有舒服感就算合适。在打法的速度上,一般是先慢而后快,慢时一秒钟2下,快时逐渐加到6下或8下。

应该记住,无论使用哪种打法,最初第一下不能使大劲,应当软中有硬,刚柔相济,而后逐渐转强。两手掌落下时,既要有力,又要有弹性,使患者感觉舒服。叩打时间一般是1~2分钟,或3分钟即可。极个别情况下,根据病情,延长一些时间,或缩短一些时间。这种手法,也可在按摩后配合进行,也可同按摩手法夹杂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