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高校体育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这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也是高等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运动及身体练习中,学生通过各种运动,来表现“造型”的艺术美。因此高等学校体育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外在美”与“内在美”很好地统一起来。

高校体育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增强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这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也是高等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长发育日趋完善和稳定,生理机能和适应能力均发展到较高水平,是性发育成熟、生命活动最旺盛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应通过体育教育,促使学生安排合理的作息制度,参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营养卫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正常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二)促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也是高等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体育中的智育任务,它关系到从事体育运动的科学性问题。

体育基本知识以及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可以在人的培养方面起到这样的作用:其一,使学生获得体育方法上的资源,为他们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体育欣赏提供知识、技术和方法上的保证;其二,使学生明确体育的价值含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其三,通过体育知识、技术的学习,在当代纵横交叉的学科发展中,开拓、启迪学生的思维,丰富社会生活、科学文化的内容,对专业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迁移作用。

(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本身就有自己的道德规范。每项体育运动都有它完整的规则,凡参加者都必须严格地遵守这些规则。同时,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既是集体活动过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等道德品质。体育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克服困难、磨炼意志的过程,是对一个人性格、意志、信念、情操的陶冶过程。

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大学生们应该在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观赏过程中,主动培养体育意识,自觉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锻炼身体的信念,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友爱、勇于奉献、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形成文明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体育作风,培养自信心自制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提高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以便知、情、意、行诸方面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自觉确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www.daowen.com)

(四)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体育与美,自古以来就紧紧相连。运动是力与智慧的结合,身体练习是意念与形体的统一。

人可以用自身的“造型”来表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造型”达到其增强体质的效果。在运动及身体练习中,学生通过各种运动,来表现“造型”的艺术美。美的心灵、美的情操都是通过美的举止、美的造型来表现的。

因此高等学校体育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外在美”与“内在美”很好地统一起来。

(五)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高等学校应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对部分有一定专项运动才能的大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课余运动训练。按照教育和体育的自身规律,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有利条件和大学生在体能和智能上的优势,重视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坚持有效的科学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这样,既可为高校培养体育骨干,又能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为国家培养竞技运动的后备人才。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师资、器材、设施和多学科交叉方面的优势,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体力、智力优势,把部分有运动天赋和运动才能的大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这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新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