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派常用的方法有“理性—情绪疗法”(又称为ABC理论)和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又称为CBT疗法)。
1.ABC理论
ABC理论即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来访者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从而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个体对事件的看法、评价、解释,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我们通常认为是A引起C,但合理情绪理论认为,B才是引起C更为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走在路上,迎面遇到一个熟人没跟自己打招呼,两个人对这个事件(A)的反应(C)可能会有所不同。甲对事件(A)的解释(B)是: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有注意到我或他没戴眼镜没看清我。乙对事件(A)的解释(B)是:他肯定是故意不理我,他凭什么这样对我?甲对应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正常,没把事件当回事,该干什么干什么;而乙则可能越想越生气,无法专心干自己的事情。同一个事件(A)导致的情绪和行为(C)之所以有很大差别,关键在于对事件的解释(B)是否合理。合理情绪疗法的重点就在于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2.CBT疗法论
CBT疗法是贝克创立的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和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CBT从行为角度来说需要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刺激—个体—反应—结果(S-O-R-C)分析患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个体。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纵向分析,因为所有问题和现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早期行为模式、个人信条和社会规则都有关系。CBT聚焦当下,让来访者关注眼前,无论是思维还是行为的改变都有可能促进情绪改变,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实现全面变化。
认知行为心理疗法包括五个程序:让当事人对于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消除治疗的神秘色彩;促使当事人去监视那些伴随产生烦恼的想法;使用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通过置身于产生问题想法的问题情况的过程,指出与挑战当事人的想法;借助在现实世界中加以测试来检查信念与假设,以及教导当事人学会一些技能,避免复发。
认知心理学
延伸阅读
贝 克
阿伦·特姆金·贝克,出生于从俄罗斯移民美国的犹太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医学院毕业后的贝克因偶然原因进入精神医学界。贝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运用认知模式对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辉煌成绩,让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将认知疗法列入该院对抑郁症的多地共同研究计划,证明这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可靠方法。
贝克提出情绪困扰的认知模式,基本理论是:若要了解情绪困扰的本质,必须把焦点放在个人对于引发困扰的事件的反应或想法上。其目标在于改变当事人借助自动化的想法而形成的图式,并开始推动改造图式的构想。在做法上是鼓励当事人收集与评估支持其信念的证据。临床研究指出,认知疗法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理异常,特别是抑郁与焦虑异常,并且认知疗法也已成功地用于治疗恐惧症、心身症、饮食异常、愤怒、恐慌异常、滥用药物等。
身边的故事
想退学的小高
小高是会计专业的一名大一女生,她告诉心理咨询师,她想退学,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她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觉得自己的专业不好找工作,周围的同学好像并不在意学习,她觉得这与认真学习的自己格格不入。室友跟她交流也不多,总是去参加各种学生活动,而她除了去图书馆就是在宿舍。在大学里,她觉得同学们都很冷漠,不像高中那样有知心的朋友,好像都是各做各的事情,没有人情味。(www.daowen.com)
小高存在较多的认知偏差,导致她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要想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小高必须针对自己的认知偏差进行心理调适。
认知偏差1:小高觉得自己的专业不好找工作。事实上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存在的专业必定是社会需要的专业。无论哪个专业都会存在就业顺利和就业困难的学生,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
认知偏差2:小高觉得周围的同学并不在意学习,他们总是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参加学生活动和学习并不冲突,不同的人学习效率不同,有的同学即使课后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专业知识,并不能根据别人参加学生活动判断别人不在意学习。
认知偏差3:小高觉得同学们都很冷漠,没有人情味。大学是同学们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各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所以需要各自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比如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课余时间会更多地去自习;而毕业后想直接工作的同学,就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并在学生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同学的目标不同,努力的方向就不同,无法做到在学习和生活上同步。这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必经阶段,并不能解释为同学们冷漠。
小高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并逐一进行调整,她对大学生活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评价了。
思考题
1.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什么?
2.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流程是怎样的?
推荐资源
1.书籍:《24个比利》
《24个比利》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比利于1977年因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犯下三宗强奸罪和抢劫案而遭美国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但他却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毫无记忆。经过彻底的精神检查,他被诊断为罕见的多重人格分裂患者。比利的多重人格达24个之多,他体内的人格可以互相交谈、下棋,互相控制对方的行为,但这些人格互相都不会知道对方干了什么,所以比利接受治疗之前的生活是极其混乱的。比利最后在4位精神科医师和1位心理学家共同宣誓证明下,获判无罪。此案件受到高度关注。《24个比利》使得多重人格症这种罕见的心理疾病为众人关注。
2.电影:《催眠大师》
擅长催眠疗法的知名心理咨询师徐瑞宁正值事业风生水起之时,由他治疗过的病人全都痊愈出院。在徐瑞宁一次讲课后,他的老师方教授让徐瑞宁诊断一位特殊的病人任小妍。任小妍声称自己能够看到已经死去的人,并且这些人会寻求她的帮助以完成生前没有做完的事。徐瑞宁在任小妍一顿“疯语”过后,决定采用催眠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电影的结局出人意料,最后有心理疾病的不是任小妍,而是徐瑞宁。他因为酒驾导致了爱人和挚友的死亡,但是作为心理咨询师,他自我催眠,自我麻痹,让自己和家人都误以为已经治疗好了自己的心理疾病,其实他仍深陷内疚甚至出现自残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