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个性特征:心灵之约

大学生个性特征:心灵之约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大学生中的所谓“代”,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年龄差异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质的人群。良好的个性品质与健康的身体同等重要,也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愈来愈成为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当代大学生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来接受某种结论,很少会盲目认同或追随某种价值观,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

大学生个性特征:心灵之约

健全人格是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普遍性目标,也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心理行为基础。大学生应该努力健全自我人格,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当代大学生中的所谓“代”,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年龄差异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质的人群。由此可见,“代”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年龄”是代的自然属性;一代人区别于另一代人的社会特质,即一代人所共有的社会性特征是“代”的社会属性。“代”的差异主要不是年龄的差异,而是其社会性差异。这种社会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特征上。个性体现着一个人在身心、才智等方面区别于他人的特性的总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与健康的身体同等重要,也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愈来愈成为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个性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

1.追求自身独立,过度以自我为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日益舒适优越。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从小就习惯了更多的自我关注,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很多家庭的教育都强调民主自由,因此大学生在思想上很强调独立,不喜欢被过多干涉或打扰,更不愿意以别人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他们注重自我展示,注重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有很高的标准。此外,当代大学生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来接受某种结论,很少会盲目认同或追随某种价值观,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喜欢自主地进行思考,通过争论和实践形成最终答案,并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但同时,他们有时会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张扬自我个性,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对人对事的一种忠诚感,人际关系的应对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

2.信念薄弱,理想与现实脱节

由于身处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信息资源极度丰富,九五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比他们的前辈更加全面和多元。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目标定位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所以功利性较强。例如,面临选择的时候,更多考虑自身利益,对集体利益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同时,他们大都不能从深层次上把握政治理论的内涵,缺少坚定的信仰支持,常常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左右摇摆。此外,“网络成瘾”“手机依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或沉迷于网络和手机的虚拟空间中,在网恋网游中寻求精神寄托与刺激;或因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认同感而逃避社会,在面对家庭、学业以及就业压力时,选择在网络世界寻求精神解脱与慰藉,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中,他们就变得焦躁不安、盲从与逃避。

3.有竞争意识,但耐挫能力较弱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他们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但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个人主义习气较重,通常在学习期间表现为动手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一遇到突发事件时缺乏冷静的思考和沉稳的心态,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容易出现遇事束手无策、没有主见的情况,缺乏应对困难的勇气,从而表现出逃避、听天由命、不想奋斗的不良倾向。同时,他们之前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和简单,部分学生存在孤独、敏感和脆弱等心理问题,缺乏应有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和分辨能力。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延伸阅读

何为空心病

空心病是指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是经常感到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看不到希望,终日重复没有结果,生活迷茫,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感觉身心被掏空。

空心病的具体表现:

1.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www.daowen.com)

2.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6.出现上述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

7.传统的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怎样预防空心病:

1.保持乐观的情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

2.善待别人,心胸大度。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

3.要有广泛的爱好。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比如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做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

4.保持一颗童心。人到了而立之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仍保持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不论对知识更新还是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5.学会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从而减少由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