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不适应: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案

大学生心理不适应: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案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一些刚入校的大学生,常常茫然失措或自卑,面对陌生的室友、同学、教师、新的校园环境缺少基本的适应能力和正确的处世态度。进入大学后,视野开阔了,面对新的生活、新的人际关系,以及随着与社会的不断接触,大学生肯定会遇到不少新问题、新情况。

大学生心理不适应: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案

1.社会压力的增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大学校园的环境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学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成长、成才、创业就业等诸多压力都波及了大学生。

初入校园的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角色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同时又面临与其他同学的激烈竞争,以至在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极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如过于孤独、自卑、过分自责、强烈的失落感、抑郁等,由此导致失眠、懒散、茶饭不思、无心课业,部分学生逃避现实甚至放弃学业。

2.学校教育的偏颇

中学阶段,学校习惯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核心要素,导致学生、家长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同时中学阶段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学生缺乏对群体生活感知、社会化感知、多彩生活感知的体验,这直接导致学生除书本知识外,对社会的基本状态认知、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等方面知识的严重缺失。特别是一些刚入校的大学生,常常茫然失措或自卑,面对陌生的室友、同学、教师、新的校园环境缺少基本的适应能力和正确的处世态度。(www.daowen.com)

3.家庭教育内容的单一

现在的大学生在进大学以前家长对其的唯一要求就是“读书,考大学”“读好书,考好大学”,而生活上几乎是被“包办”了,所有与考试、升学无关的正常活动都可以不闻不问,更谈不上重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进行社会化教育等,由此导致学生对学习之外的环境、事物知之甚少。进入大学后,视野开阔了,面对新的生活、新的人际关系,以及随着与社会的不断接触,大学生肯定会遇到不少新问题、新情况。大学生活是一种自主性的生活,更多的时间需要自己支配和管理,更多的目标、计划和任务需要自己去制订、去完成。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实际能力的储备,在未知的领域面前,新生必然会出现茫然、不安、恐惧等不适应现象。

4.大学生的自主性缺失

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时期长期被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前行,未能培养较强的自觉、自律、自控能力,往往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当考上大学后,家长、老师都同时放下了对其的严格管束,没有了家长的监督和老师的管理,有些学生犹如脱缰之马、出笼之鸟,无拘无束,自由前行。在高职教育中,即便有一部分同学是带着“专转本”的想法来学习的,三年内真正踏实读书的也不多,更多的是对考试的“临时抱佛脚”。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较全面认识与了解,不能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进行合理定位和分析,这些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正确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追求,很多学生没有奋斗目标,内心缺乏深层次的强劲的生活和学习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