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影响因素及成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影响因素及成果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三大类。也有少数学生则因交往恐惧、个性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等原因导致人际交往存在困难。(三)个体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1.自我认同的危机大学生的自我统合程度与心理困扰程度呈负相关,即自我统合程度愈高,心理困惑愈少;反之,自我统合程度愈低,心理困惑愈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影响因素及成果

影响大学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三大类。

(一)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生理因素主要有四种。

1.大脑的器质性病变

根据临床观察和专家的研究分析,大脑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萎缩、脑外伤等,都会直接导致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出现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异常等。

2.躯体疾病

各种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常可使人变得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行为控制力降低,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3.遗传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在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4.神经系统先天发育不健全

专家认为,神经系统先天发育不健全,如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有某种障碍,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协调作用有某种障碍等,都会导致病态人格等心理异常,神经类型属弱型的人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引起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二)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急速发展的高科技与社会压力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往往最先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化的冲击,又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在日趋成熟,人格和观念也正在形成,因而在面对这些变化时,常会感到迷惑不解,难以适应,或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如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一方面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交往扩大化;另一方面又让渴望参与社会交往但又害怕的大学生用完全虚拟的身份与别人交流,导致自我认识逐渐模糊,更易形成双重人格。据调查,在上网的大学生中,有35%左右的人情绪低落,容易感到孤独。

在高职院校求学的大学生面对的挑战很多,心理上存在着许多的压力源:一是来自社会、家庭责任的压力;二是来自生活本身的压力;三是来自求学的压力;四是来自社会竞争的压力;五是快节奏生活的压力。越是敏感、有进取心的大学生,压力就会越明显,压力过重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部分大学生面对以上的种种压力,却选择了逃避退缩、自暴自弃,容易造成厌学、逃避、畏难、沉迷网络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2.校园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一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法适应。大学生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性格、志趣等各不相同的年轻人汇集而成的一个社会群体,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有的甚至可能导致情感的损伤。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其他冲突,就容易产生压抑和焦虑情绪。也有少数学生则因交往恐惧、个性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等原因导致人际交往存在困难。

二是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到了大学阶段,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与毅力等。事实上,在高职院校,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这样的学习环境,一开始他们也想认真学习,可是又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经常有同学一方面不肯学习,另一方面又在自责自己的行为,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当然也有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同学之间的竞争、家庭的压力、继续升学的压力、考试的压力等而紧张过度,造成心理负担。(www.daowen.com)

三是单调的业余生活。大学的课程安排相对比较宽松,大学生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是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校园的文化活动、体育运动等,更愿意宅在宿舍里做自己的事情,有的甚至沉醉在网络世界里,长此以往,单调的生活会使人压抑、无聊、烦躁,从而兴趣降低,信心丧失。

3.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的大学生承受了较多的来自家庭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的生活压力增大,感到如果学不好,将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会对不起父母,因此心里难免内疚或自卑。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因为生活条件优越,以前在学习、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比较少,又是在家长的溺爱中长大,因而个性比较脆弱,自我意识强。这些性格和情感方面的缺陷使他们在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往往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如若没能及时发泄和排解,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三)个体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1.自我认同的危机

大学生的自我统合程度与心理困扰程度呈负相关,即自我统合程度愈高,心理困惑愈少;反之,自我统合程度愈低,心理困惑愈多。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与自我意识有关,主要表现在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这很容易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失常,以至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

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对自己学习、工作的目标和自己周围人际关系的要求过高,不考虑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总希望自己成功,可一旦出现挫折,他们就十分失望,甚至悲观绝望。例如,有些学生希望自己将来能够顺利“专转本”,一开始努力学习,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似乎希望遥遥无期,就开始懈怠,逐渐失去了努力的动力;也有学生认为花父母辛苦挣来的钱,将来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就对不起父母的殷切期望,因此产生了困惑、紧张、恐惧情绪,久而久之就丧失了信心,不求上进。这些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疏导,就会造成新的问题。

3.个性发展缺陷

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的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或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知难而进。性格内向、孤僻、抑郁、压抑、过分自尊或自卑、急躁、冲动、固执、多疑、偏执、自我为中心、不与人交往、爱慕虚荣等个性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而其中有些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4.内心矛盾冲突重重

青年期的大学生正处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过程中,成熟与不成熟常常交叠在一起,导致青年学生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大学生常见的内心矛盾冲突有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信与自卑的矛盾,感情与理智的矛盾,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希望自己成才与害怕付出的矛盾,冲动与压抑的矛盾,等等。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内心矛盾与冲突中,就可能破坏心理平衡而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

5.情绪稳定性较差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情绪最丰富、最易冲动的时期,有些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他们会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看问题,易于片面化。例如,有的学生总以自我为中心,一旦事情发展与自己的想法不符,便极易陷入情绪困扰,认为自己是“没用的”,因而导致不良情绪的发展和延续。

青年期是人一生中苦闷、烦恼最多,体验最深刻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内心敏感而又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当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不良的生理、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