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适应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几个关键时期之一,面临着由幼稚到逐步成熟、由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等一系列重要的发展任务。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大学生活的适应是跨入大学校门要走好的第一步。有数据表明,30%左右的大学新生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北京某大学对该校新生所做的心理测试的统计结果也表明,约有24%的新生会出现诸如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等问题。应该说,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障碍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
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因为对大学的不了解或不接受,会出现生活上不适应、学习上不适应、与人交往不适应等问题。在高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表面上比较宽松,实际上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许多大学新生只认识到这种形式上的由紧到松的变化,并没有觉察自己的成长需要,没有积极主动地加强自主、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上缺乏自主意识,遇到困难和挫折后就难以应对,容易形成自卑心态,产生退缩或自暴自弃的心理。比如,因为没有适应不同交往方式的心理准备,同学间缺少相互体谅、相互理解;不能及时改变处世方式,因找不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而感到孤独;等等。
2.学习问题
英国哲学家怀德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在中学阶段,学生可以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高职院校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一个门槛跨入另一个门槛,而是攀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需要每个学生对自己重新定位,不断调整与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事实上,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学习动力不足——有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非常迷茫,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完全采取一种应付态度,得过且过。学习适应困难——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没有把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而造成学习困难,比如,不知道如何安排学习与社会工作、文体活动,不会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一味陷入被动学习而无法主动学习,不会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学习倦怠严重——由于多种原因,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有的是因为高考失利,有的是因为本身就不想学,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还有的是因为一直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有的学生只求顺利过关,有的则甚至放弃了学习。
学习遭遇挫折——进入高职院校后,有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时也想过要努力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也比较明确,但因为环境影响、个性特征等因素,在坚持一段时间后,面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无法坚持相对比较枯燥的自主学习,选择了放弃;有的学生发现自从上大学后,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自认为已经想尽一切办法,做出一切努力了,仍然于事无补,自尊心受到打击,没有信心继续读下去,甚至无心向学。
延伸阅读
自我挑战: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其实,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甚至很可能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继续成长!等到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3.人际交往问题
社会发展到今天,所有的大学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压力与危机,要融入校园文化,努力自我成长,就离不开处理好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人和谐相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就成为大学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大量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有80%来自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恰恰印证了丁瓒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人际交往问题:(www.daowen.com)
(1)人际交往缺乏技巧,导致人际孤独。大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民族,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风俗习惯、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很多大学新生初入校时在人际交往上四处碰壁,再加上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常感到交友很难,从而常有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寂寞感。
(2)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冲突。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有不少学生在要求他人尊重、理解自己的同时,却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有的大学生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苛求、挑剔、猜疑别人,甚至讽刺挖苦他人,不仅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造成了内心的痛苦。
身边的故事
强加于人的小雅
开学后不久,大一女生小雅就向她的三个室友宣布了晚上就寝的时间与要求,她要求大家统一晚上10点上床,不能发出声音,跟她睡同一侧的同学夜里也最好不要翻身,否则会影响她睡觉。其他三个人目瞪口呆。矛盾迅速激化,她们要求小雅换宿舍。小雅并不觉得自己的要求过分,因为在家里她也是这样要求家人的。她不能理解同学,她认为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也希望室友这样做。她完全没有想到宿舍是一个公共的环境,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特别是她要求同学睡觉不翻身极不合理,是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也是不顾他人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3)因自卑害怕,造成人际退缩。有的大学生因为严重自卑,害怕在人际交往中被别人瞧不起而拒绝交往,或担心因犯错而被别人嘲笑而不敢与人交往;更有大学生因追求完美、顾虑过多,生怕破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不敢与人交往。久而久之,这些大学生就会在人际交往时退缩不前,甚至造成心理封闭,不与人交往。
4.自我认知问题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自己的选择并不满意,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使得压力过大,导致心理失衡;有的学生则对自己没有期望,没有压力,导致自暴自弃。因此,部分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在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的矛盾,寻求理解与心理封闭的矛盾,既想要成功又不肯付出的矛盾,既渴望友谊又争强好胜的矛盾等,具体表现有自卑、自负、盲目、懒惰、独立、逆反、自我、从众,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残或轻生等。
5.个性心理问题
高职大学生已经处于青年中期,在中学及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和行为习惯,个性发展中有成熟积极的一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个性发展上的缺陷或不完善,比较常见的有偏执、强迫、依赖、回避、被动攻击、妒忌等不良个性及心理问题;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拖延、逃课、吸烟、酗酒、违纪、违规、网瘾等。高职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也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成瘾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所导致的对个体社会和心理功能的损害,是一种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失范,并伴随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状,在戒断后仍会产生依赖和渴求的状态。这些问题不仅使大学生本人无法适应现在的大学生活,将来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
6.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问题
学生在中学时由于家长、学校时刻盯着,不能谈恋爱似乎是一条“紧箍咒”,限制着学生的恋爱自由;到了大学,家长鞭长莫及,学校也不再限制了,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对异性的渴望了。可是在处理爱情的问题上,部分大学生还很不成熟。有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孤独而恋爱,有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而恋爱,有的是随大流而恋爱,更有甚者是为了性而恋爱。这个问题如果调适不好,极容易产生心理及行为的偏差。
7.高职院校定位问题
高职院校在中国大学体系中有其特殊的定位,但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眼中,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是高考失利和中学阶段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缺乏成功的体验与成就感,缺乏自信心,容易受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困扰。那些被动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大学生,对未来和前途更是没有准确的定位,他们当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