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顺利实施,除了政策主体主观努力、主体间密切合作外,更重要的是政策运行主体必须选择学科的政策运行方法,若方法欠妥,可能会制造新的矛盾,导致政策目标难以达成,政策效益难以实现。如20世纪9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些地区个别执行人员因方法简单粗暴、武断专横,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政策执行受阻,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运行主体必须慎重考虑,选择科学的政策方法,才有利于提升政策效益。
笔者通过田野考察发现,政策主体运行政策方式欠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宣传不足,政策对象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
CC镇XQD幼儿园园长FHC:
上面的政策下面不清楚,具体有哪些政策,我们也不清楚。如奖补资金政策,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哪些具体政策。教育体育局也许没落实下来。
2.不知道“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别(www.daowen.com)
CC镇QH幼儿园园长HYS:
我们刚涉入教育行列,不懂相关政策。教育局也没给我们解释过任何政策,当时教育局鼓励我们办成营利性幼儿园,我们也不懂,还说如办成非营利性,以后就没企业资金支配权。我们就听了他们的,过后教育局也没给我们做深入、细致的解释。现在教育局却说只有非营利性幼儿园才能转为营利性幼儿园,至于为什么,他们也没给我们解释清楚,只有一个结论,心里真的很“窝火”。
因政策主体对相关政策宣传不力,政策目标群体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尤其是“普惠性”与“营利性”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奖补资金政策发放标准、资金结构、资金来源,对于这些最好加大宣传力度,否则会影响政策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度,甚至直接影响政策运行效益。
这些是因政策主体宣传不力造成政策客体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的具体表现,而宣传不力即政策主体宣传政策的形式和内容未能满足政策客体乃至有效执行政策的需求。[6]政策主体宣传力度不够,其背后有深刻缘由:第一,政策主体工作特别繁忙,无暇顾及;或政策主体专业知识极度缺乏,宣传能力受限。第二,政策主体职业道德水平偏低,不愿尽心尽力对其解读、宣讲,造成宣传质量受损;或认为有些政策内容只能内部成员掌握,不应让政策对象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