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P县社会发展概况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研究

P县社会发展概况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研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P 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运动,截至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P县唯有制盐、粮油加工、铁、木等手工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P 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质量不断提升。

P县社会发展概况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研究

“P 县境,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始置B县,其后几经易名,并与邻县分合,于唐天宝元年(742)改T 县为P 县,县名沿用至今。”[7] P 县1949年12月10日解放,翌年1月5日P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于当时的C 行署S分区专员公署。1958—1968年先后隶属于 S 专区、M 专区。1985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M 地区分为M 、G 、S 3个省辖市。而S 市下辖市中区、S 县、P 县。P 县县城自明正德六年(1511)以来,一直设在CC镇。1985年年末,P县下辖11个区、两个直辖镇、76个乡、5个乡级镇、9个乡级办事处。人口112万,汉族占99.9%。[8]

P县县域内地理分布呈现出“人”字形,东西相距95千米,南北相隔62.5千米,面积1953.34平方千米。县城距离S省省会 C 市280千米,距离S 市49公里,离N市50千米。[9] P县境内主系中丘,丘陵面积1032.9平方千米,居全县总面积的52.9%;稍微平坦的坝子面积263.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6.5%;农业耕地面积990377亩(1亩≈667平方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3.8%。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县域内土壤多土质贫瘠的黄色黏土、亚黏土、紫色石骨子土,不利于一些作物生长。

P 县的社会变迁是全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不过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P 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运动,截至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一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6%,“二五”期间因极左思潮影响,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9%,“三五”“四五”期间,全县干部群众尽力排除“左”的干扰,始终坚持生产,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 3.8% 和 9.1%[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P县唯有制盐、粮油加工、铁、木等手工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P县立足本地资源,初步建立起农产品加工、制盐、机械化工纺织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85年农业人均耕地降为0.94亩,农业总产值上升为35 445万斤,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7.66%,总产量52 392万公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 422万公斤,棉花822.5万公斤,肥猪44万头。”[11] 可见,P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www.daowen.com)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P 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质量不断提升。“1985年人口总数为1 124 367人,出生人口为14 264人,自然增长率千分之五点七。据1982年人口统计,全县大学毕业生842人,占总人口的0.08%;高中毕业生25 045人,占总人口的2.29%;初中毕业生164 353人,占总人口的15.09%;小学毕业生459 086人,占总人数的42.16%。”[12] 可见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不过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的提升还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