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与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当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方法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条件完备,学生学习的情绪就高,收效也就大,这时体育课上就容易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而生动活泼的气氛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形成体育课堂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课堂气氛受教学内容的制约,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是比较客观的,所以要想人为地控制课堂气氛,使体育课上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就必须找出形成课堂气氛的各种因素。要做到这些,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善于调整变换课堂气氛的节奏和韵律
根据我国体育课堂的结构(四个部分),在课堂开始时可安排游戏式的小型比赛,来活跃课堂气氛。这类提高兴奋性的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也不宜过大,只是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和适应性。当进入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后,应把重点放在徒手操上。徒手操不单是为基本部分的内容做好准备活动,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锻炼价值比较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认真编写徒手操或其他准备活动的内容。编排要富有趣味,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当然,还要具有一定的生理负荷量,来适应基本部分的需要。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主要部分,因此课堂气氛也应随运动量的增大而逐渐热烈。
当体育课的运动量达到最大时,其课堂气氛也应最为活跃。当体育课进入结束部分时,应辅之以放松性的练习,多做些协调放松的游戏性活动。这样不仅能缓解课上造成的疲劳,同时还能为下节课的活跃气氛打下基础。根据体育课的结构和教学内容,一堂课的活跃气氛最好出现4~5次,基本部分的气氛为全课的高潮。
2.体育教师应掌握心理学知识
体育锻炼的动力是由学生的动机引起的。它的心理成分一般包括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即形成学生间接动机的主要因素)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即形成学生直接动机的主要因素)。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兴趣。比如,当学生看到在教师的带领下一些学生正在高高兴兴地进行游戏或比赛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与之一起学习或一起活动的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是暂时的,一旦满足了学生的暂时需要之后,就会消失。教师要利用这种暂时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行感兴趣的活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教育。当学生了解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就会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那种暂时的直接的学习动机也会转变成间接的学习动机。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其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根据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克服不良的个性特征。总之,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摸清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特征与变化规律,会使自己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3.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www.daowen.com)
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定。一般来说,让学生用固定方式练习传接球,就不如用活动的方式传接球的兴趣浓厚,学习单一动作就不如学习联合动作积极,让学生在弯道上进行弯道跑技术的练习就不如以十字圆周接力的游戏方式练习弯道跑技术的积极性高。总之,当教材内容固定后,教师要努力研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体育课的气氛生动活泼,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4.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1)教师在课上的言行要有鼓动性和启发性。
(2)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要适度。
(3)教师的表情及口令要富于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