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研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否认应试教育对一代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体育运动,因此采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打击。学生在体育课上兴致不高,就很难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这种集体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进步。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研究

(一)高校体育课程注重竞技类体育项目

传统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模仿的是苏联的教学模式,注重运动技能的训练,课堂上主要使用一种体育技能运动和锻炼,评价过程重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和兴趣掌握。当代大学生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较多,受到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影响也比较多,不愿意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长时间进行同一项体育运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对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变通,否则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单调乏味没有乐趣的体育课堂也会逐渐受到学生的反对。长期如此,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无法进行体育锻炼,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大学生心理

现在高校体育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室外体育教学时,教师是体育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项目,而这些运动项目就是考试要进行测验的项目,应试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不否认应试教育对一代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好奇心重,对新鲜事物勇于尝试,反对应试教育,也不希望在体育课堂上受到过多的束缚。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体育运动,因此采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打击。(www.daowen.com)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是安排整节课项目的主导,对学生的意见很少听取,而且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安排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很大,但是一般大学生都不喜欢进行运动量大的运动,教师强制学生进行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自主地安排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让体育课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统一性的教学授课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体育课程是集体授课,教师要面对的是几百人甚至更多的学生。由于学校教学进度的要求,教师要保证每个单独班级都能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就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安排,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跟随教师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减弱。学生在体育课上兴致不高,就很难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这种集体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无法进行个性化锻炼,将直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这种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