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一直在不断地作出相应的变革,其变革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以传授“三基”、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学校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暂行标准》由“体育教学的目标”“教材纲要”和“教学要点”几个部分组成。高校体育教材内容以田径、体操、技巧等竞技运动为体系,“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简称传授三基),初步构建了我国高校体育的目标体系,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正规化奠定了基础。1960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颁发了《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材纲要》,初步奠定了具有我国特点的“增强体质为主”的高校教学目标基调。
(二)“文革”阶段(1966—1976年)
这一时期“体育课”更名为“军体课”,配合进行军训练习。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除了以“军训”为主外,体育课的时间被用来组织“学工”“学农”活动,以劳动代替体育。
(三)多元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形成阶段(1976—1999年)
1.全面恢复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1976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文革”结束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体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78年1月,《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一个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搞得好不好,最根本的一条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1979年5月5日至22日,扬州会议就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卫生活动,为搞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创造条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上好体育课,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建立、健全业余竞赛制度;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注意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具体改善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在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界围绕体育教学目标的学术讨论也空前活跃。
2.多元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9年)
1987年国家颁发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并提出了实施意见。这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项重大措施,引起了社会有关各界的普遍关注。1990年3月和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两个条例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法规与重要依据,使高校体育工作在科学化和规范化上迈出了新的一步。(www.daowen.com)
在这一时期里,高校体育随着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扩大,进入了一个发展与提高的新阶段,出现了“快乐体育”“全面发展”“整体效益论”“终身体育”等多元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并存的良好态势,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逐步明朗化。
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三大目标:“第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第二,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良好习惯。第三,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反映了学校体育为21世纪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新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在继续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开始重视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高校教学目标把健身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自我锻炼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使我国高校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研究尚停留在较浅的表层上,缺乏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操作性研究相结合的探讨,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硬套,在一定范围内给高校体育的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四)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主的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高校体育界以此为契机开展大讨论,对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以及体育的多功能,从保健、营养、身体机能、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四个方面考虑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从而使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更加明确和具体化。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体育课程目标定为“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众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力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高校体育教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是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新《纲要》提出的目标体系,由1992年旧《纲要》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目标,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领域,具体内容为:“使大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和科学健身方法;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增强控制情绪和抗挫折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培养关注和参与社会体育与健康事务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领域扩大,内容更为丰富全面,目标设置既有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目标,又有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目标设置的因人而异。
同年,国家教育都、国家体育总局正式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的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如乒乓球、健身跑,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纵观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呈现的显著特征是:第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同时期高等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要求。第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由单纯追求社会目标向追求社会目标和个人需要目标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尤其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第三,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从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向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转变。第四,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总体发展趋势将进一步体系化、层次化、具体化和行为化,并使之更具科学性、人文性、可操作性、发展性、评价性,从整体上最能反映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高校体育的特点、优势,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