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及大学生体育教育改革方向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及大学生体育教育改革方向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指导原则。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及大学生体育教育改革方向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指导原则。过去我们的体育教学,只强调技能教育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体育课程局限于几个运动项目、运动竞赛,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导,对技术动作不断地重复和强化,以竞技运动技术的标准进行体育教学,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授,轻视获得技能后的结果与发展,而体育成绩的考核仅以技术动作掌握的程序为标准。“一刀切”的教法,导致“吃不饱”及“消化不良”的现象,对学生造成了沉重的身心负担。

1.改变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它尊重人格,承认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适应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有的放矢,讲究实效,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使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2.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仅局限于几个运动项目,只强调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全面的素质教育。必须打破旧有观念,在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力和习惯,以适应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注重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学内容尽快由运动、竞技内容向健身内容转变,考核的标准必须顾及全体学生,避免以少数人参加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代替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www.daowen.com)

3.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

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是实现育德的基础,竞争能提供刺激,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合作可以增进友谊、团结互助,为集体利益和荣誉而凝集在一起。高校体育要从“育体”向“育人”的方向转变,从单纯追求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转变到全面追求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上,全面完成增强体质,传授体育文化、健身意识、意志品质的统一协调发展的体育教育。

《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只重视应试科目,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而不“视”,重智轻体越来越突出。而大学体育,只重视技术和技能的教学,轻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强化学校体育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体育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建立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一个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体育应以健康教育为主线,重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抛弃单纯的技术教学,把运动技术的学习作为一种手段而服务于健康这个目标,提高健身的能力。在体育理论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适应现代化科技向人的体能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