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引发大学生体育改革的根源

素质教育:引发大学生体育改革的根源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出并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使教育从训练向精神养成这一本质回归。提出素质教育,正是要关注个性,尊重差异,并使教育建立在重个性的思想基础之上,实现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

素质教育:引发大学生体育改革的根源

除了被广泛提到的社会与时代的要求之外,提出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素质教育,是为了使教育向其本质回归。

对于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常倾向于给出一个适应于所有特定语境的广义的描述性定义,如“教育就是学习”“教育就是促进身心成长”“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这些定义虽然没有错,其适用性也不可谓不强,但它们并未说出什么实际内容,包括学习的目标、成长的方向和实践活动的性质等关键内容。于是我们有必要转而为教育寻找另外一种表述,由此出现了规范性(纲领性)定义。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对教育进行界定时,也往往倾向于采用规范性定义,即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加进了对教育的相应期望,由此得出的关于教育的定义的核心内容已经不是对“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回答,而是对“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回答,如“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全发展的活动”。“教育”如同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一样,实际上先天就被赋予了特定的价值取向,背负着特定的理想和愿望,“中性”的教育根本不存在。当我们将教育理解成它应当成为的那种活动之时,实际上已经接近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教育应当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理想状态的教育。回到现实中,我们会发现,现代教育已日趋淡化其理想,实际上意味着它已日趋背离其本质,突出表现是教育在被简化为训练的同时被挖走了精神和灵魂。

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之处在于人有明确的思想和精神,将适用于动物的训练照搬到人的教育之中,把对人的教育办成对动物的训练,无异于从本质上阉割了教育(因为这种教育被抽走了精神养成这一灵魂性内容)。虽然我们宣称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我们更倾向于将教育的任务变成为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我们在将教育的任务习惯性地归结为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之时,恰恰是将教育当成了训练。这种教育(如果也能被称为教育的话)只关注了人的被使用性,也就是实用性和适应性,强调的是对人的支配、压抑和塑造,不重视人的德性和精神世界的养成。我们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能够成为健全的人,不仅有知识和能力,更有较高的精神境界,不仅知道何以生存,而且知道为何生存。提出并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使教育从训练向精神养成这一本质回归。

第二,提出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自身创新的必由之路。

进入21世纪,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各国在抢占经济制高点的过程中已经从产品竞争深入到生产要素的竞争,发展到越来越重视提升科技竞争力特别是原创性成果的竞争力。然而,整个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或是创新能力仍然显现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征。(www.daowen.com)

目前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育的投入也在持续增长,而对教育的不满却与日俱增。看来,单靠改善外部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的。研究也表明,教育资源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直接,资源的影响有赖于资源的运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要使教育真正成为国家民族创新的源头活水,担当起兴国的重任,必须先对中国教育自身进行创新。教育自身的创新常常会被简单地理解为课程与教学方法等教育实践层面的改革。但实际上,教育创新远不止实践层面的内容。完整的教育创新包括三个层面: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引进和运用现代技术,强化物质基础,加快教学内容、方法等实践层面的变革,的确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但单靠实践层面的零碎探索和盲目尝试,即使累积起来,也无法达到教育创新的整体效果。重视组织和管理改革,着力改善制度环境,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内容,但单凭制度变革无法奇迹般地解决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无法让今天的教育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不仅体现在实践和制度的层面上,还体现在思想和观念的层面上。如果只着眼于实践层面进行一些修修补补,或者只盯在制度层面,热衷于从制度上规范教育,而不涉及教育思想的推陈出新,只会使各级教育为实现其应有理想的活动继续被消解,使教育无从创新。正如因格尔斯所指出的,如果没有观念的现代化,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成一堆废纸。提出并在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正是为了校正中国教育中已迷失的观念,重塑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创新,并通过思想层面的创新,带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创新,实现中国教育的整体创新,最终以创新的教育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创新。

第三,提出素质教育,是为了使教育同时建立在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基础之上。

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能促进人健全发展。为了确保每个人的发展权利,教育必须不断大众化,由开始的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再逐步扩展到高等教育。为确保个性的自由发展,教育又必须不断个性化。大众化和个性化是现代教育的现实与理想基础,或者说是其不可分割的两翼,二者都不可偏废。但在现实中,教育的大众化往往带来了划一化的后果。教育越是大众化,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甚至整个教育越是排斥个性而重统一安排。现代教育日趋强调统一的语言、唯一的思想和单一的方式。在这一进程中,群体以及群体中少部分人逐渐代替个人成为受关注的对象,绝大多数人成为被藐视的芸芸众生,个性逐渐被淹没。机器大生产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划一化,使本来针对不同人的教育,从目标到内容和方式,甚至进程,都是完全统一和同步的。如何使面向大众的教育适应个性化的要求,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难题。仅仅依靠变革教学方法,尽可能因材施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教育根本思想的转变入手,全盘考虑现代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整体变革。提出素质教育,正是要关注个性,尊重差异,并使教育建立在重个性的思想基础之上,实现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本来,教育越是大众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个性与智力方面的差异将越加扩大,如何在确保规模效益的同时,使每个人的特点都得到尊重,得到相对充分、自由的发展,将显得越紧迫。而素质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

第四,提出素质教育是使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走出困境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始终处于困境之中。我们在教育基本理论上,始终没能突破凯洛夫《教育学》的基本框架,鲜有自己的建树。尤其是凯洛夫《教育学》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观点,甚至已成为至高无上的教条,束缚我们在教育问题上进行独立思考与创新。我们喊了多年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但收效甚微。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我们始终没能突破“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我们始终倾向于从教育者的角度规划学生的发展模式与方向,习惯于因循既有的模式。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在我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改善,但其体质状况却令人担忧。在实践的内涵上,我们缺乏系统的有理论指导的探索,习惯于根据上面的规定和自己的经验办教育,结果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教育办成了训练,忽视了或者说相当淡化了精神的养成。理论和实践困境的存在,表明我国教育必须探索出路。而提出并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说是走出困境的一种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