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交互主体性与网络游戏的审美特点分析

交互主体性与网络游戏的审美特点分析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观众是审美主体,表演艺术家展现的表演艺术是审美客体。这种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现象叫“交互主体性”。他们之间的交互行为成为审美的对象。作为交互主体性艺术形式的网络游戏,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特点。《我的世界》给予游戏者极大的自由度来实现游戏者想象中的世界,如在游戏中会有怪物在夜间攻击你,而弱小的你唯一的防御方法便是建造房间、城堡、防御工事等任何你想象得出的东西。

交互主体性与网络游戏的审美特点分析

在传统表演艺术中,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然后被观众欣赏、评价。在这里,观众是审美主体,表演艺术家展现的表演艺术是审美客体。与此不同的是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在其中充当某一虚拟角色,并通过交互界面来控制在游戏世界中所充当的虚拟角色。虚拟角色的一言一行由游戏者控制,游戏者也通过虚拟角色在游戏中的交互行为来感知游戏世界。此时,游戏者作为审美主体的同时又由其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角色变成了审美客体。这种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现象叫“交互主体性”。

这里的“交互主体性”更接近胡塞尔对交互主体性的理解。他认为在审美的主体即“自我”与他人对我的认识即“他我”之间的结对联想(类比性直觉)可以形成相通的意识统一体,而“他我”所带来的新的经验能够通过这一意识统一体与“自我”的经验共现。[8]在主体的情感上即表现为共鸣。虚拟的游戏角色一举一动都受到游戏者的影响,并将虚拟世界中新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游戏者。久而久之在游戏者与游戏角色之间形成了一种不断提供新的审美经验的共同体。他们之间的交互行为成为审美的对象。

作为艺术的网络游戏虽然也有游戏设计师、设计团队参与设计制作,但其所发行的游戏却是“半成品”,最终游戏所展现出来的形态必须由游戏者来完成。(www.daowen.com)

作为交互主体性艺术形式的网络游戏,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特点。首先,与电影艺术不同,电影中所展现的时空完全是由导演设计好再呈现给观众的。而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可以在任意时间,并在游戏空间中任意游走,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完成自己的角色塑造和游戏使命。其次,游戏的叙事是开放的。网络游戏虽然不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形式,但却具有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即开放式的故事体验。具体表现在游戏叙事的进程甚至结局都直接由游戏者决定。在传统艺术叙事形式中,如小说、电影,故事的展开都沿着创作者设定好的情节发展,读者或观众所得到的叙事体验是单一的,了解这一叙事空间的窗口只有一个。而在网络游戏中,叙事体验是多维的。同一个事件可以从不同的叙事角度进行探索。游戏者在叙事中进行的选择决定了叙事的走向,叙事发展的可能性虽然并非无限,是由设计师预设好的,但不同的选择却决定了不同的叙事走向,带给游戏者不同的叙事体验与审美体验。再次,“可编辑”特性逐渐成为游戏的设计潮流。网络游戏在带给游戏者“阅读”可能性的同时,也给了游戏者“编辑”游戏世界的自由度。在游戏中游戏者不但可以改变自身的外貌,还可以通过游戏者的操控来编辑游戏世界。经典“沙盒”类型游戏《我的世界》就属此类。《我的世界》给予游戏者极大的自由度来实现游戏者想象中的世界,如在游戏中会有怪物在夜间攻击你,而弱小的你唯一的防御方法便是建造房间、城堡、防御工事等任何你想象得出的东西。由此游戏的魅力也从“扮演”转变为“创造”。

由此可见,网络游戏设计者所创造的只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平台,这里时空是独立的、叙事是多维的、世界是以游戏者为中心并可以被编辑的。游戏设计师的设计已非完全的自我表达,而是以用户为导向提供更多的体验。其目的就是给予游戏者更大的自由度与创作参与权。在游戏里游戏者集角色扮演者、创作者、欣赏者于一身,充分体验扮演、创造、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给予游戏者完全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