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美网络游戏对抗性内容审美观念比较

中美网络游戏对抗性内容审美观念比较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美学思想散布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就对抗性内容的审美而言,欧洲传统哲学及美学思想允许对抗行为进入审美视野。表2-1中美两国有关对抗审美观念的比较分析表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对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讨论孰优孰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缺乏公认的文化标准。

中美网络游戏对抗性内容审美观念比较

中国人审美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美学思想散布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讲仁者爱人,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孟子讲性善论,讲人之恻隐之心,均主张人要行仁道、国要行仁政。追求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对抗性行为是排斥的。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全生避害,反对一切战争与暴力。墨家学说的核心是“兼爱”,墨子及其门徒只愿意参加限于自卫的战争,主张“非攻”,反对以强凌弱。总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与人为善,反对对抗行为。再者,中国古代属于农耕文化,推崇安居乐业与和平,缺乏尚武精神。由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就没有涉及对抗的美学思想。

中国这种尚善的文化传统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在本章第一节,笔者通过梳理中国的传统艺术作品,总结归纳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五个审美特征,即以善为美、以和谐为美、意境美、神韵美、形式美。因为这些文化艺术作品多出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雅士之手,一方面其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以善为美、以和谐为美的追求,如诗歌讲究“思无邪”,音乐追求尽善尽美,戏曲推崇和谐及大团圆的结局;另一方面重视艺术作品的道德教化功能,如文学作品体现的忠孝仁义、弃恶向善,绘画艺术要求的以物比德,“成教化,助人伦”。这些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使得古代的文人,对各个历史时期普遍存在的暴力现象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在古代的文艺作品中对对抗现象和行为的描述,或简而言之,或宏观叙事,或采取含蓄、隐喻的手法,或追求形式美感。在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中对战争的叙述注重谋略,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采取宏观叙事的手法。对具体对抗行为的描写除个别明清小说外,多用一语代之,极少出现血腥的、残忍的杀戮细节描写。唐代多反映边塞战争的诗歌,对战事描写采用含蓄、隐喻的手法,讴歌的是一种阳刚之气和壮美情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武打场面,一招一式完全程式化和虚拟化,体现的是一种形式美。

美国人的审美观念不仅受欧洲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也深受美国现代哲学和本土文化的影响。就对抗性内容的审美而言,欧洲传统哲学及美学思想允许对抗行为进入审美视野。美国本土的哲学思想,实用主义强调经验即艺术,成就了美国艺术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受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美国的艺术创作形成了求真写实的传统;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强调人的自由,包括意识形态上的自由和创作上的自由,使艺术创作没有了界限;盛行于美国当代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直接影响美国艺术走向非理性,走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商业化。而美国自由主义的文化传统也恰好契合了上述哲学、美学思想。这些所谓的美学思想导致在美国的文化艺术中,对任何暴力行为都可以自由任性地反映和展示,对对抗的发生过程及其情节和细节都可以进行真实的描述,对对抗的写作手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写成悲剧,也可以写成喜剧,还可以对对抗行为作戏谑化的处理。

具体到美国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在小说与电影中,反映对抗的情节和场景几乎无处不在。这是因为美国的艺术除受哲学文化传统影响外,还有民族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先期移民为了生存和掠夺,普遍采用暴力手段;此后美国又从独立战争开始到现在,不间断地进行战争,战争是最直接的大规模的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必将对美国人民的民族心理造成影响,形成某种尚武精神或对抗文化心理。具体反映在小说的创作中,与中国小说不同的是,美国人擅长对对抗行为血腥情节的描写和令人恐惧的心理刻画,对抗行为的描绘注重写真写实,体现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对抗行为在美国的电影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名目繁多的美国犯罪片、恐怖片、战争片和西部片中,对抗行为往往是影片表现的主题,形成所谓的暴力电影类型。美国电影对对抗行为的展示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注重对抗行为残忍细节的描绘,展示暴力最凶狠、最狂暴、最真实的一面;另一种是将对抗行为夸张和浪漫化,挖掘对抗的形式美。后一种风格的形成被称为“暴力美学”的起源。

若对中美两国有关暴力的审美观念进行比较(表2-1),涉及以下几点:(1)从文化传统方面进行比较,中国追求社会和谐,美国崇尚个人自由;(2)从对对抗内容的审美观念角度进行比较,中国对对抗是排斥的,没有涉及对抗的审美观念,而美国的审美观念认为对抗是可以被欣赏的;(3)就审美的倾向性而言,中美两国都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但中国尚善,美国更重视求真;(4)从描述暴力现象的艺术风格角度进行比较,中国人常采取虚拟、含蓄的写作手法,美国则重写真写实,崇尚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5)就艺术的审美趣味而言,中国重道德教化,美国尚武;(6)对艺术形式美的追求,中美两国存在一致性。

表2-1 中美两国有关对抗审美观念的比较分析表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对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讨论孰优孰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缺乏公认的文化标准。但若为促进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而进行的比较研究,则应以本国的国情及先进文化观念作为参照,或者说要立足于本国的文化立场。若从这个角度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的暴力审美观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批判的吸收。所谓批判,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批判西方腐朽的落后的文化观,尤其要警惕美国腐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思想的侵蚀,以及以文化为武器颠覆我国社会制度的图谋;所谓吸收,是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主动吸收西方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促进我国的文化艺术的发展。

(2)对于社会客观存在的对抗现象,艺术作品能不能反映?笔者的观点是应该反映。因为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社会存在的事物,不论美丑,都应该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这不是受不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问题。

(3)对抗行为有没有审美价值的问题,这方面内容笔者在第一章中已有论及。西方古典美学思想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对抗可以成为审美对象。虽然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没有有关对抗性内容的审美观念,但在近代以来的文化艺术作品中,反映反压迫、反侵略斗争,及以匡扶正义、革命的名义进行的对抗行为是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和欣赏的。所以,笔者认同“以善的名义”及以“合目的的形式”展示的对抗性内容是有审美价值的。

(4)反对在艺术作品中宣扬、渲染暴力行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对动辄使用武力和暴力的行为在文化心理上是排斥的。在艺术作品中细致刻画血淋淋的暴力行为,真实展示暴力的凶残性的情形少见。虽然有美学观点说,真实的暴力行为具有心理宣泄作用。但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不适合中国国情。因而在艺术创作中不可照搬、模仿美国艺术家的一些做法。

(5)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对对抗行为采取比较含蓄的叙事方法,对对抗现象注重挖掘、展示其形式美。

【注释】

[1]孔丘.论语[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58,95.

[2]孟轲.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0:193.

[3]庄周·老聃·庄子·老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86

[4]墨子.墨子全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107.

[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60.(www.daowen.com)

[6]韩非.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681.

[7]李德珠,叶小文.当代世界民族宗教[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326.

[8]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06.

[10]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52.

[11]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72.

[12]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5:2469.

[13]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7:62.

[14]孔丘.论语[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61.

[15]路云亭.暴力的艺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96.

[16]路云亭.暴力的艺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02.

[17]路云亭.暴力的艺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72.

[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19]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

[20]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

[21]赵秀义.现代西方哲学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24.

[22]〔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83.

[23]康德.批判力批判[M].邓小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