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文化的特点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人继承欧洲政治文化的传统,崇尚自由、平等的价值,认为人有追求现世幸福的权利。构成美国文化的三大要素是清教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清教主义是美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教主义的传播与发展依赖于17世纪上半叶从欧洲移民北美的清教徒,这些清教徒是欧洲宗教改革之后隶属于卡尔文教派的基督新教徒,他们因对自己国家的社会现实不满并遭受迫害而移民新大陆。自移民北美新大陆后,他们致力于基督教改革与社会改革运动结合在一起,力主个人积极自愿的参与政府的活动,按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阐述的关于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关系,建立个人参与的政治文化体系。“在美国,清教主义是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的,它赋予了美国民主自己的特点。”[19]
清教主义者一直积极参与或介入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活动,致力于基督教与公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基督教义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虽然美国宪法规定政教分离,但时至今日他们一直活跃于政坛和文化教育等领域。如基督新教因其人数众多和传统影响较大,成为美国总统竞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还利用所谓的公共事务机构影响国会立法和政府决策;他们热衷于办教育和公共文化事业,以基督教义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并操纵社会舆论。可以说,清教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根基,这种根基从另一个方面讲使美国具备某种宗教使命感和天然优越感,伴随而来的是意识形态的扩张和征服欲。
在美国思想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深受欧洲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是一种代表个人主义的政治语言,它是美国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核心。按照自由主义的自然理论,进步与文明的源泉在于个人的行动。个人所获得的发挥才能的空间越自由,社会就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伦理的终极规则应该使个人在不妨碍别人的价值体系的情况下追求他认为有益的东西,这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精髓。”[20]美国人信仰个人的尊严、个人的神圣性,将个人主义视为社会的最高理想和价值的核心。个人主义哲学源自自由主义思想的追求,并成为美国社会民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般认为,美国文化发展到爱默生所在的时期,就实现了本土化,美国本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并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化从欧洲文化的一个支脉发轫,继而发展成一个覆盖世界许多角落的文化势力。其生命力在于:(1)美国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它在形成的过程中汲取了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特点,并不断进行本土化改造,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本土文化。(2)美国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它的创造性。无论是学者、科学家、思想家、作家还是艺术家,不囿于其领域内传统的固有的模式而从事创造。他们追求新奇的形式和内容,全然不顾客观的和世俗的要求。这种不断探求、不断更新的精神是美国文化的生命线。(3)美国文化中的大众化潮流。随着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崛起,中产阶层的趣味成为社会的审美标准,精英文化具有明显的边缘化倾向;受社会世俗化、商业化的影响,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
2.美国的哲学
美国哲学源于欧洲哲学,其哲学体系与欧洲哲学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由于美国的历史较短,单就美国哲学而言,大体上属于西方现代哲学的范畴。若按地域划分,在美国本土发展的哲学流派有实用主义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等。
实用主义哲学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它肇始于19世纪70年代。1872年,皮尔士提出了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1898年,詹姆士完善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形态,并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而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集大成者,他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精神”,并使其在全世界广为传播。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主要体现于“自然主义的经验论”和“工具主义的认识论”。他以“经验”作为其理论的“本体”及逻辑起点,他所谓的经验是指:“活的生物”与其生存于其中的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的产物。他把经验看作世界的唯一存在,看作是世界的本原。经验即是生活,经验就是艺术,是一切的一切。至于工具主义的认识论,主要体现于对真理的认识,实用主义从实用性、效用性角度界定真理,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即有用。人们之所以追求真理,是因为真理对人是有用的、有好处的。如果某一种观念、意识是没有用的,那么它就不是真理。在杜威看来,观念、思想、理论都是人用以使其行动并取得成功的工具,因而它们能否使行动取得成功,便成为衡量它们是否真理的标准。与现代西方哲学其他流派比较,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有三:其一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它排斥一切形而上学,将现实生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将揭示生活本质、指导生活作为哲学的终极目的。其二是他的行动哲学。实用主义认为行动是人的本质,问题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得到解决,忽视行动的抽象思辨对人是没有意义的。其三是它的价值标准。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看其有没有用,有用就是真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逻辑实证主义传入美国,逐步取代了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在美国的代表是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通过卡尔纳普等人在美国的努力,使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逻辑分析,把传统哲学长期争论的问题宣布为不可证实的、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加以抛弃,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21]即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逻辑分析主要指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或者对日常语言进行语义分析。因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又称为“分析哲学”。分析哲学流派的特点是,放弃对传统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推崇实证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仿效实证自然科学,故被称为唯科学主义。
20世纪50年代后期,存在主义思潮蔓延到美国。美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是蒂利希(Paul Tillich)、怀尔德(Thornton Wilder)、巴特雷(William Barrett)等人。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存在主义者都把个人的“存在”当作哲学的对象,把个人的主观感受、个人的处世态度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其次,存在主义者都具有公开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们把个人的精神存在作为出发点,而这种精神存在并不是人的理智,而是感受、体验等非理性的东西。他们尤其注重畏惧、焦虑等病态的心理感受。其三,存在主义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使人失去自我,使人生变得荒谬。美国的存在主义则有一种“乐天精神”,总的倾向是发挥萨特的“绝对自由论”的“英雄感”思想,用存在的勇气给存在主义的颓废倾向涂上一层貌似乐观的色彩,具有从虚无而到放纵的特色。
概观现代西方及美国的哲学,可概括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潮流。科学主义思潮中的分析哲学,拘泥于狭小的认识论圈子之中,带有从命题到命题的逻辑演绎的局限性;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存在主义,有着过分注重人的自由任性和非理性主义的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局限与弊端,自20世纪60年代始,西方社会产生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起初是以彻底否定现代哲学的面貌出现的,人们称其为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后在回应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蒯因、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后现代哲学各流派共同的特点是: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拒斥“形而上学”(本体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推崇主观性和相对性,宣扬所谓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www.daowen.com)
后现代哲学在美国,新实用主义者罗蒂以宣扬后哲学文化的方式否定传统哲学。在后哲学文化中,不讲本质、不讲基础、不讲主客二分、不讲结构。后哲学文化是没有核心、没有标准的多元文化。
以美国学者大卫·雷·格里芬(David Ray Griffin)、小约翰·B·科布(J.B.Jr.Cobb)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哲学也是持基本否定态度的,但不主张激进性的彻底摧毁,而是强调批判性的反思,实现对现代哲学的超越。这一流派主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反对个人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在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关系中,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的价值与利益。
美学或者作为哲学的分支,或者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或者成为哲学讨论的话题,和不同时期各个哲学流派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美学思想,体现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等论著中。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把艺术纳入经验的范畴,认为经验最完美的表现是艺术,这样就打通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艺术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他还主张恢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连续性,模糊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杜威的工具主义真理观,认为艺术也是一种工具,艺术不在于是否反映客观真实,而在于它导致的结果如何;艺术的社会作用,如社会文明的传承,也是起工具作用的。杜威的美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使艺术脱离殿堂进入日常生活,是美国艺术大众化、通俗化的理论渊源。
分析哲学曾是美国的主流哲学,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分析美学,反对对美进行形而上学的探讨。把研究的中心集中在与艺术和审美判断有关的语言问题和意义问题上,对艺术和审美判断中所使用的语词、句子和意义作精密的语义分析。
存在主义美学在美国也有较大影响。存在主义美学认为,离开人的存在讨论“美的本质”没有什么意义,存在先于本质。艺术是一个以实现人的自由为主的实践领域,人的自由在这里被等同于意识的自由。艺术的发展就是发展人的自由感,克服压在人头上的畏惧、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状态。存在主义美学关注“自由”和“想象”问题。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美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由”。他把艺术定义为“由一个自由来重新把握世界”,主张作家积极介入生活,承担责任,作家写作的唯一题材就是自由,他的创作是“一种对人们自由寄予信任的行为”。他还认为“美是只适用于想象的事物的一种价值”,艺术和美作为一种“非现实”或“非实在”的想象客体或价值,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
在当代,对美国美学及艺术界影响最大的应是所谓的后现代美学思想。所谓的后现代美学其宗旨是“反美学”,不仅反古典美学,也反现代美学,因为以倡导非中心化、反本质主义和元叙述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者不容许美的原则、美的本质和美的概念的存在。他们认为世间不存在统一的审美标准,也不存在美学非美学、艺术非艺术的界限。因而他们竭力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并为通俗艺术和通俗美学正名。他们致力于将艺术从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象牙之塔”中解放出来,强调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审美化,强调审美观念的无处不在。他们主张美的多元论,否认绝对的美、唯一的美的存在,为各种各样美的存在留下了生存空间。他们强调审美观的多样性,同一件作品对不同的读者而言审美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也是后现代美学的重要特征,这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反映极为明显:在小说的内容结构上,往往没有理性的结局;在小说的形式上,不遵从传统的写作程式,无情节、无人物、无主题的写作反倒成为时尚。
综观美国的美学思想,具体到有关对抗性内容的审美观念。受实用主义哲学影响的美学思想,主张艺术即经验,强调艺术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即艺术应忠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由此产生美国艺术作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暴力作为一种现实存在,自然可以反映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受逻辑实证主义影响的美学思想,主张哲学和艺术应仿照实证的自然科学,重在求真。由此产生美国艺术作品的自然主义艺术风格,对暴力行为的描述与刻画可以细致入微,可以充分展示暴力的血腥与残酷。而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导致美国人追求艺术创作上的充分自由,认为艺术是一个以实现人的自由为主的实践领域,这种自由主义的艺术观为艺术作品充斥暴力现象大开方便之门。对美国艺术界影响最大的是所谓的后现代美学思想。后现代美学本质是反美学,反对一切美学理论,反对一切美学标准;主张美的多元论和泛艺术化、泛审美化,强调审美观念无处不在,这样就无所谓美丑,任何事物都可具备审美价值,当然暴力也不例外。
实际上,美国的美学思想与欧洲美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暴力审美方面也深受欧洲美学的影响。按照徐亮先生《现代美学导论》中的观点,西方美学史可划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时期,按此梳理西方美学各个时期的美学理论,可以发现西方暴力审美的若干踪迹。
在西方美学的本体论阶段,对抗并非站在美的对立面。虽然这一时期的审美对象是那些努力接近理想美的内容,但西方思想体系中对于理性和思辨的追求却恰恰看到了美的相对性。如在柏拉图眼中暴力是属于丑的范畴,但美与丑的界定却是相对的。他在《大希比阿斯篇》中叙述了苏格拉底与希比阿的对话:“和人类相比之下,最美丽的猴子也是丑的;和女性相比之下,最美丽的壶也是丑的……”[22]由于美与丑的相对性,暴力作为“丑”的现象之一也进入了审美范畴。再如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获得美的方式不仅仅通过对理想的形式、内容的追求,也可以通过对“不美”之物的体验获得,如通过悲剧我们的情感可以得到净化,而暴力恰是悲剧的重要表现元素之一。到了中世纪,神学凌驾于一切哲学之上,美便成为上帝的一个属性,在基督教的理念中世界是上帝的杰作,是完美无瑕的。“真善美”都统一于上帝的光环之下,即便是罪恶也都与上帝的善和美有关系,暴力也在其中。在这一时期,因精神上无限靠近神性而使暴力彰显出崇高的美感的艺术作品,有三个主要的主题:“受难”“殉道”“死亡”。
在西方美学的认识论时期,对抗性内容已初步进入审美领域。其中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的观念中,“美”是源自人的内心而不是审美的对象,对象本身并不产生美感,对象的形式却可以引发人的美感。不同的形式组合可以激发人的各种审美感觉。由此,对抗即可具备某种形式美。霍布斯则将美看作善的一种。首先他认为美并非存在于实物的本质或者比例等,而是因其满足了人类的欲念(需求)。美感的产生在于人的欲念得到了满足。对于对象来说,有用的就是善的,善的就是美的。通过善的迹象唤起美感,即便这一迹象是附着在暴力身上。这说明人们并不是面对所有的对抗行为都会感到厌恶,而是只要其中有人们可以接受的善的迹象,就可以接受对抗行为,甚至去参与对抗。这也是对抗性内容进入审美领域的前提条件,带有善的目的。
在西方美学的认识论时期,康德作为现代主义美学的奠基人,提出了“合目的的形式”概念:“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23]艺术之所以具有感人的表现力,就在于其形式,而内容居于次要的地位。艺术作品的内容因素,如道德、政治、历史等等都可以从作品中抽离出来,而作品的艺术性并不减少。按此审美观念,对抗的形式是可以单独被欣赏的。此后,在对抗可以成为审美对象的诸多观念中,广为接受的便是对抗的形式可以脱离其内容而被欣赏。对抗的行动、对抗的破坏力甚至对抗所形成的创伤,都可以被以“美”的方式单独表现。
至于西方美学语言论时期的审美观念,本书在上述美国的美学思想中已有涉及,此不赘述。综观西方美学有关对抗性内容审美的线索,美的相对性理论使暴力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而带有善的目的之对抗行为可以被人们接受,以及对抗的形式可以单独被欣赏的美学思想,成为后人推崇的对抗进入审美领域的两个前提条件。这些审美观念不仅对美国有影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之美学发展都有影响。这也是20世纪后半叶形成并发展的所谓“暴力美学”的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