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句讀,然後才可以識書中之意義,黄侃云:
凡覽篇籍,未有不通章句而能識其義者也。[1]
是以自古以來,讀書必先明句讀,《禮記·學記》云: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
關於句讀問題,陸德明《經典釋文》中已多論述,此後,清儒武億有《經讀考異》,近人楊樹達有《古書句讀釋例》,均是討論句讀之專門著作。而程樹德《論語集釋》中有“音讀”一類,討論《論語》的句讀問題。
本節將透過修辭學,分析《論語》的句讀問題。
1.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學而》)
《經讀考異》:“近讀並以‘其爲人也孝悌’爲句。愚謂‘其爲人也’當屬句。‘孝悌’連下‘而好犯上者鮮矣’讀,語勢自順。”本章屬層遞法,“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爲一層,“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爲第二層。武説是。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爲政》)
《群經平議》:“此當於心字絶句,《禮記·樂記》“率神而從天”,鄭注曰:“從,順也。”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耳順、從心錯綜成文,亦猶迅雷、風烈之比。”本章“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屬錯綜,俞説有理。
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此章有以“先行其言”斷句,非。此章爲映襯,説出“先行”、“後言”才是君子。
4.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爲政》)
《論語古注集箋》:“漢魏人多以‘教’字絶句。”本章“則敬”、“則忠”、“則勸”爲排比,當以“舉善而教不能”斷句。
5.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爲政》)
《經讀考異》:“近讀從‘孝乎’絶句,‘惟孝’連下‘友于兄弟’爲句。據包咸注作‘孝於惟孝’。漢石經亦作‘孝於惟孝’。古乎、於字同用。正與下‘友于兄弟’屬詞相比。”本章“孝於惟孝”、“友于兄弟”相對,武説是。
6.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八佾》)
《釋文》“揖讓而升下”絶句,又“下而飲”絶句。本章“揖讓而升”、“下而飲”相對,宜於“升”字斷句。
7.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八佾》)(www.daowen.com)
《經讀考異》:“舊讀以‘吾不與祭’爲句。愚謂以‘與’字斷。祭如不祭,義自豁然矣。”本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如不祭”爲排比,武説是。
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
邢《疏》:“衛瓘讀焉於虔切。爲下句首……言十室之邑雖小,必有忠信如我者也,安不如我之好學也。”《公冶長》篇多設問之辭,邢《疏》是。
9.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述而》)
《經讀考異》:“近讀從‘吾衰也’爲句,‘久矣’連下讀爲一句。考此‘甚矣’作一讀,‘吾衰也久矣’作一讀,‘吾不復夢見周公’作一讀。”《朱子語類》:“據文勢,‘甚矣吾衰也’是一句,‘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是一句。”本章兩句爲排比,句讀宜從朱子。
10.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述而》)
《經讀考異》:“‘聞《韶》三月’當作一句。”《述而篇》多誇飾,本章也是誇飾之辭,“三月不知肉味”,説明《韶》樂之美,宜於“韶”字斷句。
11.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
《釋文》:“魯讀‘易’爲‘亦’。”是有於“學”字斷句。本章爲誇飾之辭,“五十以學《易》”謂年紀大些才去學《易經》,當可以無大過錯。宜於“易”字斷句。
12.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述而》)
邢《疏》:“琳公云:此‘互鄉難與言童子見’八字通爲一句,言此鄉有一童子難與言,是非一鄉皆難與言也。”本章是誇飾,“互鄉難與言”斷句,當屬正確。
1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衆。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衆,吾從下。”(《子罕》)
《經讀考異》:“《後漢書·陳元傳》引孔子曰:‘純儉,吾從衆。’以‘純儉’連讀。”本章“今也純,儉”、“今拜乎上,泰也”爲排比,宜於“純”字斷句。
14.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鄉黨》)
《群經平議》:“此當以‘便便’爲句……‘言唯謹爾’四字爲句……此與上文似不能言者相對。”本章屬錯綜,俞從句型斷句,甚是。
15.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釋文》:“‘傷人乎’絶句,一讀至‘不’字絶句。”此章爲映襯,記孔子只問人而不問馬,宜於“乎”字斷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