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论语》中的排比修辞研究-王力对排比的看法

《论语》中的排比修辞研究-王力对排比的看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結構相似的句法,表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象,叫做排比。排比可説是對偶的擴大。唐鉞提及排比句數的問題,後人多有争辯。對於這個問題,王力有以下的看法:對偶是平行的、長短相等的兩句話,排比則是平行的,但是長短不相等的兩句話,或者是兩句以上的、平行的、長短相等的或不相等的話。(二)句的排比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用結構相似的句法,表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象,叫做排比。排比可説是對偶的擴大。

排比與對偶相似,唐鉞云:

排比和儷辭大同,不過後者兩句字數要相等,前者不一定要相等;後者只含兩句,前者兩句或兩句以上都可以。(《修辭格》)

唐鉞提及排比句數的問題,後人多有争辯。有些修辭學家認爲排比是由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構成[4];有些修辭學家則認爲排比是由兩句或兩句以上的句子構成[5]。他們之所以産生歧見,是因爲由兩句句子組成的排比,跟對偶很相似,容易混淆,所以一些修辭學家爲了便於區分起見,便主張排比必須是由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組成。對於這個問題,王力有以下的看法:

對偶是平行的、長短相等的兩句話,排比則是平行的,但是長短不相等的兩句話,或者是兩句以上的、平行的、長短相等的或不相等的話。(《略論語言形式美》)

此種見解實與唐鉞之説法相若,本人認爲排比也可以是兩句的,是兩句不整齊之句子,不宜稱爲對偶,稱爲排比則可。本篇所説的排比,亦從此説。

至於排比的分類,各家亦不一[6],本人認爲排比是一種形式美,宜從形式上分類,本篇分類參考鄭頤壽《比較修辭》,分爲:(一)詞的排比;(二)句的排比;(三)段的排比。

《論語》中的排比,不可謂少,現分録如下:

(一)詞的排比

1.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八佾》)

2.巧言、令色、足恭。(《公冶長》)

3.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4.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

5.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泰伯》)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8.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鄉黨》)

9.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鄉黨》)

10.車中,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鄉黨》)

11.德行: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先進》)

1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先進》)

13.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先進》)

14.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

1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顔淵》)

16.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顔淵》)

17.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憲問》)

1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憲問》)

19.不逆詐,不億,不信。(《憲問》)

20.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憲問》)

21.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季氏》)

22.友直,友諒,友多聞。(《季氏》)

23.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季氏》)

24.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季氏》)

25.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季氏》)

26.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季氏》)

27.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28.恭、寬、信、敏、惠。(《陽貨》)

2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陽貨》)

30.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陽貨》)

31.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子張》)

32.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子張》)

33.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堯曰》)

34.興滅國,繼絶世,舉逸民。(《堯曰》)

35.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堯曰》)

(二)句的排比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

2.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學而》)

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學而》)

5.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耻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

6.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耻;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耻且格。(《爲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爲政》)

8.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爲政》)

9.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爲政》)

10.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爲政》)

1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爲政》)

12.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爲政》)

13.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爲政》)

14.揖讓而升,下而飲。(《八佾》)

15.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

16.與其媚於奥,寧媚於灶。(《八佾》)

17.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八佾》)

18.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八佾》)

19.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八佾》)

2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里仁》)

2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

22.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

2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

2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5.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顔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www.daowen.com)

2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

27.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泰伯》)

28.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29.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

30.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鄉黨》)

31.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鄉黨》)

32.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鄉黨》)

33.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鄉黨》)

34.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先進》)

35.師也過,商也不及。(《先進》)

36.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

37.浴乎沂,風乎舞雩。(《先進》)

38.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顔淵》)

39.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子路》)

40.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子路》)

41.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42.君子易事而難説也:説之不以道,不説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説之雖不以道,説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

43.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産潤色之。(《憲問》)

44.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憲問》)

45.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憲問》)

46.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憲問》)

47.幼而不遜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憲問》)

48.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衛靈公》)

49.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

50.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

51.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5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53.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櫝中。(《季氏》)

54.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55.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季氏》)

56.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季氏》)

57.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季氏》)

58.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5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季氏》)

60.“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陽貨》)

61.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

62.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陽貨》)

63.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陽貨》)

64.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陽貨》)

65.惡徼以爲知者,惡不孫以爲勇者,惡訐以爲直者。(《陽貨》)

66.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陽貨》)

67.微子去之,箕子爲之奴,比干諫而死。(《微子》)

68.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

69.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微子》)

70.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

7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張》)

72.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爲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爲謗己也。(《子張》)

73.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絶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堯曰》)

74.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堯曰》)

75.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堯曰》)

76.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堯曰》)

(三)段的排比

1.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

2.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愠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弃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長》)

3.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雍也》)

4.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爲有,虚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恒矣。”(《述而》)

5.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顔淵》)

6.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爲君難,爲臣不易。’如知爲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爲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子路》)

7.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子路》)

8.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路》)

9.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憲問》)

10.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憲問》)

11.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爲知者,惡不孫以爲勇者,惡訐以爲直者。”(《陽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