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在学习资源设计时,教师要依靠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针对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强的、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大量资源,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可能,从而在更好的意义上进行建构。判断一个学习资源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看它能否将所要表达的信息有效地呈现给学生。
合适的学习资源通常来自三条途径:选现成的、修改原有的和编制尚无的。在设计开发学习资源时必须遵循引起注意、整体感知、促进记忆、形成概念等心理学原理和规律。
除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适宜的学习资源支持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帮助,促进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加工过程的认知工具,如问题、任务表征工具、知识建模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协同工作工具、管理与评价工具。当前,计算机是常用的认知工具。
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外,对于应该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www.daowen.com)
网络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资源的主体,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并能用浏览器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多样性、共享性、实效性、再生性等特点。网络学习资源的类型可分为网络课件、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案例库、题库、多媒体资源库等。不同类型的网络学习资源其设计方法、开发过程、应用范围与功能不同。
对于各类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四点要求:具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交互功能;直观友好的界面;提供活泼生动的教学策略。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可以从相关度、整合度和扩展度等方面来考虑。所谓相关度,是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程度;整合度是指知识内容综合、加工、处理水平的程度;扩展度是指扩大知识面、丰富素材资料、增加学习功能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