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设计好一节整合课,必须回答的问题有:信息技术在一节课中的性质与作用是什么?在一节课的哪些地方引入信息技术?在一节课中如何引入信息技术?我们既要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还要会设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可以借鉴一些整合的模式来帮助我们设计本学科的课程。下面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常用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探究整合模式
情境—探究整合模式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活动。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或专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架,强调学生对认知工具、资源的运用以及知识的协作和社会性建构,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表达出理解和反思,并对任务中的学习给予真实性的评价。
1.利用数字化的共享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2.指导初步观察情境,提出思考问题,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如Word、BBS等)形成意见并发表。
3.对数字化资源所展示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探索性的操作实践,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关系和规律。
4.借助信息加工工具进行意义建构。
5.借助测评工具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
(二)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整合模式
这类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校园网络环境,这一模式分为如下步骤:
1.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可供学习的主题。
2.根据课程学习需要,选择并确定学习主题,制订主题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计划进度)。
3.组织协作学习小组。
4.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资料收集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及网络资源的收集)。
5.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去伪存真、选优除劣的分析。(www.daowen.com)
6.根据课程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
7.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班展示。
8.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研究报告,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研究性学习”整合模式
1.“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或“专题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将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学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2.“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
(4)实施解决问题方案。
(5)总结提高。
上面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整合模式,我们在借鉴的时候要知道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②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③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模式;④根据教师特点来选择教学模式。
每种模式给我们的教学提供的都只是范式,教师往往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教学模式,将模式进行综合运用。所谓教无定法,想教会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就不要生搬硬套各种模式,要自己不断创新、灵活运用,才有可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