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化视域中的视听教育和传播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化视域中的视听教育和传播理论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听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特点和功能来提高各种教学媒体在教育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效果。接下来简要介绍视听教育理论中的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感知规律、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以及以系统科学为基础的传播理论。(二)“经验之塔”理论美国视听教育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出版《视听教学法》一书,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该理论对各国的视听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化视域中的视听教育和传播理论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媒体技术被引入教育中,对教育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照相技术、幻灯技术、无声电影技术等新媒体一经在教育中应用,就立即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就产生了视听教育。视听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特点和功能来提高各种教学媒体在教育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科学理论的产生,视听教育理论和传播理论应运而生。接下来简要介绍视听教育理论中的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感知规律、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以及以系统科学为基础的传播理论。

(一)视听感知规律

1.视感知规律

(1)人眼的视觉特权

视觉的光谱灵敏度。一般来说,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光谱灵敏度最高,而在这个峰值两侧,随着波长的变化,人眼的光谱灵敏度逐渐减少直至下降为零。

视觉范围。人眼所能感觉到的亮度变化的范围就是视觉范围。在平均亮度适当时,人眼的视觉范围为1000:1;在平均亮度很低时,人眼的视觉范围仅为10:1。所以在教学中,为了提高电视、投影画面的亮度,需要遮挡门窗以降低室内环境的亮度。

彩色视觉。现代神经生理学证实,在人眼视网膜上存在红、绿、蓝三种感光细胞,人眼的彩色视觉就是由这些感光细胞提供的三种颜色视觉合成的综合结果。物体的颜色是物体表面对日光中某些光谱成分的反射光所引起的视觉效果。例如,当日光照射到黄色的物体时,日光中只有黄色光被反射,而其他光谱成分被吸收,因此人眼就产生了黄色的视觉。

分辨力。人眼的分辨力不仅与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光的照度有关,还与景物的相对对比度有关。另外,观察静止物体和运动物体时人眼的分辨力也不相同,运动速度越高,分辨力越低。在教学中,黑板上应尽量写白字或白板上写黑字,以提高字体的清晰度,便于学生观看、学习。

视觉惰性。人眼的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亮度的特性称为视觉惰性,这种生理现象也叫作视觉暂留。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一般为0.1~0.4秒,我们看的电影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产生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效果。

(2)人的视觉心理

心理趋合。心理趋合是指利用人的想象力去填充在实际画面中没有见到的空间。这是利用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使事物在画面中取舍得当,产生画面向外扩展的效果,从而让画面中未被展现的物体出现在观众的想象之中。

画面均衡。画面均衡就是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种形式感觉,是产生画面稳定感的因素。画面均衡有两种形式:对称式均衡和非对称式均衡。对称式均衡稳定感强烈;非对称式均衡是运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和生活中的体验,形成画面中力度和价值上的均衡。例如,同样形状的物体,大的比小的重;同样大小的物体,深色的比浅色的重;形状、大小都相同的物体,粗糙的比细腻的重。

视觉重心。人们习惯于从左边向右边观看画面,把注意力停留、集中在靠左边的物体上,这就是视觉中的左撇子现象。所以,在教学中把重要的事物和知识点安排在左边容易达到均衡。

2.听感知规律

(1)声音的感知要素

人对声音的感知有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主观听感要素。人的主观听感要素与声波的声压、频率和频谱成分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主要取决于声音的声压或声强大小,但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也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音调。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

音色。人耳对声源发声特色的感觉,主要取决于谐波成分的多少及振幅的比例。

(2)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响度、音调和音色均存在人耳听感方面的非线性效应,除此之外,人耳还具有对声音信号进行各种“非线性加工”的特殊功能。人耳在听觉方面的一些非线性效应如下:

人耳的掩蔽效应。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其中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另一个声音。例如,低频声被高频声掩蔽作用明显,声音的时间越接近掩蔽的作用越大,单耳听觉的掩蔽效应大于双耳听觉的掩蔽效应。

鸡尾酒会效应。人耳对掩蔽声具有一定的容忍能力,这种功能与人的心理需求有关。当人把注意力相对集中于某一说话内容时,就会忽略掩蔽声的存在,使人在噪声中分辨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就像在纷乱的鸡尾酒会现场,照样能听出某个人的声音来。

颤音效应。当人耳同时听到两个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这是构成配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哈斯效应。当内容相同的两个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二个音延迟时间达到35m/s~50m/s后,才会感受到有延迟音出现;当延迟音超过50m/s时就会产生回声感,这种延迟效应是混响和立体声的心理学基础。

以上有关视听觉的认知规律要素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在教学材料的编制中,以及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上,要运用人的视听觉规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想象力。

(二)“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视听教育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出版《视听教学法》一书,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该理论对各国的视听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的学习既有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获得的,也有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二者都很重要,共同构成了人的学习。戴尔根据各种经验的抽象程度,将经验分为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做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属于抽象的经验;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视和电影、静态画面、广播和录音属于观察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以及参与活动的经验属于做的经验。

(1)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视觉符号与现实事物没有多少类似之处,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

言语符号。言语符号是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言语符号位于“塔”的顶端,抽象程度最高,但在具体运用时需要与“塔”的其他层次相联系来发挥作用。

(2)观察的经验

观摩示范。通过看别人怎么做事,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然后自己动手去做。观摩示范给人提供的是一种观察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导致“直接做”的实际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时候时间材料有限,可以采取观摩的方式,看别人示范,然后再操作。

野外旅行。旅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东西,所以通过旅行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www.daowen.com)

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观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电视和电影。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间接和替代的经验。此外,电视和电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媒体形式,可以节省时间,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静态画面、广播和录音。它们可以分别提供视觉与听觉的经验,与电视、电影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更高一些。这些媒体传播形式可以为没有文字阅读能力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发挥更好的效果和效益。

(3)做的经验

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所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信息和具体经验,从而积累知识,实现学习。这部分是指“塔”的底部,是直接和具体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是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都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

参与活动的经验是指我们无法通过直接实践来获取的经验,比如历史事件、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如果把类似的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就能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上述三个层次的经验都是通过亲自实践,从“做”中获得经验,是一种具体的经验。

2.“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具体的,越往上经验越抽象。但不是说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是为了说明各个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着手,逐步上升到抽象有效的经验,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却没有具体经验做支撑。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是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形成概念。概念可供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维工具,它把人们探求真理的智力简单化、经济化。

学校,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向更为抽象。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三)传播理论

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人类进行学与教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是指传播者把信息编码,通过某种媒体传播出去,受播者收到受噪声干扰的信号,经过译码了解信息的意义,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和反馈。相应地,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学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教育传播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和调整再传送。

传播学者在研究传播过程时把传播过程分解成若干要素,然后用一定方式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这样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研究传播过程的模式。下面介绍四种有代表性的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单向线性传播

拉斯韦尔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一个线性传播过程模式。该模式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就是回答五个问题: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途径)、To whom(对谁)和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这就是著名的“五W模式”。

从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中,我们得知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

(1)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或称信息内容)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3)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关系。

(4)受众(对象)分析:研究庞大而复杂的受传者,了解其一般和个别受众的兴趣与需要。

(5)效果分析:研究受众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模式忽略了“反馈”的要素,它是一种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模式。由于该模式的影响,过去的传播研究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这个模式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

2.香农—韦弗模式:单向线性传播

香农和韦弗在研究电报通信问题时提出了一个传播模式,这个模式原是单向直线式的,但是不久之后就在该模式中加入了反馈系统,并引申其含义,用来解释一般的信息传播过程,如信源—编码—信道—解码—解宿—反馈。信道处一般有信号干扰。

香农—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分成七个构成要素,这是一个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该模式中的信源(传播者)和编码器往往是同一人,信宿(受传者)和译码器也是同一人。从信息源中选出准备传播的信息,该信息经编码器转换为语言、文字、图画、动作和表情等各种符号与信号,然后通过空气、纸张、身体、面部表情等传播媒体(通道)传递给受传者。受传者经译码器转换成符号并解释为信息的意义,最后为信宿—受传者所接受利用。受传者收到信息后,必然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息。另外,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干扰信号。干扰信号会影响到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这里为了简化,只集中表示对信道的干扰。

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双向循环传播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传递了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该模式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这是对以往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之处。可以说,该传播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即编码者的信息传递到译码者处,然后再循环至编码者处,二者的身份在此时对调。

该传播模式的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受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另外,这个模式对大众传播过程不适用,它更适合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的传播。该模式强调传播者跟受众者若进行有效沟通,双方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经验背景(或知识)基础上,即传播者跟受众必须有共同的经验范围,彼此才能沟通。该模式的缺陷是认为传播者和受众是完全对应、平等的。

4.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德国的鲍尔·海曼与赫尔马·弗朗克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系统的六维空间结构模式,整个六维坐标系表示出影响课堂教学的六大因素:

(1)B—教学系统怎样施教?(2)L—用什么教材施教?(3)M—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4)P—对谁施教?(5)S—在什么情况下(环境)施教?(6)Z—为什么(目的)施教?

该模式明确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六大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互相制约,构成了教学传播过程。教学过程要同时重视六大要素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该模式简单明了,清晰表明了教学系统有六个重要变量,适当控制六大要素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但该模式过于简单,不能表示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