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是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其基本特征如下:
1)传染性
传染性指的是计算机病毒可以将病毒本身和其变种传染到其他程序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2)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程序的破坏性使得病毒占用系统资源,破坏计算机中保存的正常数据,甚至能够攻击网络,造成网络瘫痪,从而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3)隐蔽性和寄生性
如果不经过代码分析,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的。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使得病毒在潜伏期内可以不破坏系统工作,从而使受感染的计算机系统通常仍能正常运行,用户难以觉察病毒的存在。
4)针对性
计算机病毒的针对性指的是计算机病毒可以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例如,有针对IBM PC及其兼容机的,有针对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还有针对UNIX操作系统的。目前,针对手机的病毒正在慢慢地接近并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www.daowen.com)
5)衍生性
计算机病毒的衍生性指的是掌握某种计算机病毒的原理的人可以以其个人的企图对病毒进行改动,从而又衍生出一种不同于原版本的新的计算机病毒(又称为变种)。
寄生性也是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之一。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大致可以将计算机病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引导型的计算机病毒;另一类是文件型的计算机病毒。
1)引导型病毒
计算机的启动依靠硬盘中引导扇区,引导型病毒就寄生在操作系统的引导区,改写磁盘引导扇区的正常引导记录,或者将正常的引导记录隐藏在磁盘的其他地方,然后在系统启动时进入内存,监视系统运行。由于引导型病毒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监视系统的运行,因此其传染性较大。目前常见的引导型病毒有“大麻”“小球”和“火炬”病毒等。
2)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是寄生在.com或.exe等可执行文件中的计算机病毒。可执行文件一旦被用户执行,病毒也就相应地被激活。此时病毒程序首先被执行,驻留在内存中,然后设置相应的触发条件,感染其他的文件或者设备,常见的文件型病毒有“CIH”“DIR-2”等病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