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开放式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在ARPAne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的资助下,建立了ARPAnet(阿帕网),这个网络最初只有4个站点,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和位于盐湖城的犹他州州立大学。
1972年,在首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上首次公开展示了ARPAnet的远程分组交换技术,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用于国防的MilNet;另一部分仍称为ARPAnet。同年,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正式启用,这是ARPAnet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利用ARPAnet中使用的TCP/IP协议,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连,形成了NSFNET。NSFNET由3个层次组成:主干网、各个区域网和众多的校园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接入NSFNET中,NSFNET逐步取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主干网,并接入Internet,成为Internet的组成部分。几年以后,由于网络通信量的急剧增长,需要对NSFNET进行进一步的升级改造,这个工作由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完成,ANS由美国的IBM、MCI和Merit 3家公司在1990年联合组建。
Internet最初目的是支持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服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商业组织开始介入Internet领域,并使Internet走向商业化。而商业化促进了Internet的更快发展和更广泛的普及。
1987年9月14日,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CFC)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确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当时的NCFC工程包括中国科学院网、清华大学校园网和北京大学校园网等。
目前中国介入Internet的主要网络分别有:(www.daowen.com)
①中国电信网、中国移动网、中国联通网、中国广电网,面向商业用户和一般个人用户。
②中国科技网CSTNET,面向科研机构用户。
③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用户。各高等学校的校园网一般连接在这个网上。
截至2020年3月,我国上网人数已达9.04亿,普及率为64.5%。
虽然Internet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处于比较低的应用水平,出现了所谓的数字鸿沟。就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可能存在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或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简单的说,数字鸿沟就是获取数字信息和利用数字信息能力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