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学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平坦的大道,而存在许多曲折迂回,这也具有宝贵的教育意义。1922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博士从美国学成归来,出任天津永利制碱厂总工程师,其时世界先进的“索尔维制碱法”被外国资本家垄断封锁。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讨论上和搞形式主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1.注重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但他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许多科学家都是由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一步一步使自己走向科学研究道路而取得重大成果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创造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若在教学中运用历史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有关的化学史,就能引导学生追踪科学发展的足迹,对科学知识产生亲近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主动精神。化学知识的历史叙述,不仅能引人入胜,还使学生能够从发展的观点把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钻研能力。现在的化学教育中,有时为了讲一些最新、最重要的知识,往往忽略了科学知识的继承性、连续性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特点,把系统、有规律的科学知识变成杂乱、零碎的科学堆积,硬要学生生吞活剥;把一些仍需补充、修正和发展的科学定律或理论,当作终极真理,要学生死记硬背,或讲得过于绝对,湮息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化学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平坦的大道,而存在许多曲折迂回,这也具有宝贵的教育意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构成大千世界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从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说到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论,再到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科学家才初步弄清原子的复杂结构,而在今天看来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却是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了解这些历史后,使学生懂得科学的发现、发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出成果。例如在讲纯碱时,可以补充制碱的历史。1922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博士从美国学成归来,出任天津永利制碱厂总工程师,其时世界先进的“索尔维制碱法”被外国资本家垄断封锁。这难不倒侯德榜,出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发誓要创造出最先进的制碱技术,为中国人争气,经过反复试验,层层攻关,侯先生终于如愿以偿,于1926年创造出“侯氏联合制碱法”:NH 3+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2+CO2+H2O,既生产了纯碱又生产了化肥NH4Cl,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一举夺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成功的经验给学生以激励,失败的教训是一种反面的衬托,帮助学生从矛盾的冲突中,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化学史,不限于传授科学知识,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家的奋斗和他们的研究方法,集中了人类的智慧。一些著名的化学家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勇敢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个人所具备的高贵品德,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不仅了解了认识过程的方法,而且还可以学到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今后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2.正确了解学科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深厚的创新本领和创新方法,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其先天素质未被特殊化,不象动物那样生下来不一会儿就能走,而要花很多时间在大人的帮助下才慢慢地学会走路。然而自然界也十分公平,让人有一个在后天可以充分发展的大脑,使人类可以优于动物,使教育成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谈素质不能离开知识。这里所说的知识,既包括知识的质,也包括知识的量。然而,知识并不等于能力,能力的形成还需要很多条件,重要的是学习是否开启了人的智慧和心灵,是否为学习者所理解,并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而转化成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强调转化:将书本知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将已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比如我在上化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生了解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究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实验方法上主要是采用物理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它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出的经验定律,而总结的理论仍然继续受到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明确了解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证明什么定律或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用处?公式的使用条件是什么?等等。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www.daowen.com)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爱因斯坦说:一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心理学证明,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具有独创和革新的精神,那他就必须承担犯错误的风险。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教师要告诉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在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教学气氛要宽松、民主学校在课程、课时安排上要灵活,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例如,实验课有既定课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怕完不成实验任务,思想较紧张,无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更不能从各种各样的实验现象中生发出奇妙的想象,当然就谈不上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这无疑是对学生好奇心的扼杀,对个性的禁锢。给学生一个弹性时间,下课时做不完实验的的可以课余时间来实验室继续做完,早做完实验的可以早离开实验室,也可以在实验室继续探讨问题,抓住实验中好奇的现象不放,多做几次,反复验证得出自己的结论。给学生一个弹性时间,可以放松学生的思想,做起实验来有条不紊,准确率大幅度提高,对实验中的问题可以深思熟虑,充分想象,多次实践。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有限的时间对个性培养起到更大的作用。

4.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先提高教师的素质

前面提到了当今社会是知识化,信息化社会,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包括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要终身受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掌握新本领。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迎接21世纪教育的优先课题》中说:“要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设备,无疑都是需要的,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有关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从结构上讲,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使用多种教学媒体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能力以及教学研究的能力,教育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创新往往不是单独应用某个学科的知识能够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当今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也需要教师有宽大的知识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应答如流,成为学生崇拜的师表。另外,大学教育比起中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就在于必须有坚实的研究工作做后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尽量投入科学研究工作,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我们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我们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全面提高,为将来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