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实录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实录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张老师________地说:“你是个懂道理的孩子,相信你一定能认识错误。”③张老师________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干出这种蠢事。”这种实用形态的知识具有概念性知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用实用语文知识取代概念性语文知识,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旦转化,语文教学就会出现可喜的变化。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实录

课堂教学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学科知识结构、学习该学科的认知结构、教学活动结构。以教学活动结构为“中介”,知识结构能动地作用于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个习得过程——这就是课堂教学结构“运转”的基本模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就要研究语文知识结构、学习语文的认知结构和语文教学活动结构的特征——即语文的个性特征,要研究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我们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和认识才能既深入又扎实,各种设想、设计才可能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语文知识结构问题

作为研究的起点,首先要区分开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结构这两个概念。知识,指前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结构,指揭示了知识内部规律的系统。需要强调的是,纳入课堂教学结构的知识结构不是、也不可能是学科知识结构的“重现”,它既是知识自身科学化的组合,又应当是学习知识必须遵循的认知规律的反映。

那么,我们的课堂传授了哪些语文知识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等知识;一类是文章知识,包括阅读和写作各种体裁的文章的知识。这些知识,实质上是概念性知识,其特点是重视对概念的界说。例如,重视从概念上分清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什么是比喻,什么是夸张;什么是借喻,什么是借代;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说明文等等。这些知识,当然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应当学好,学扎实。但是,这些概念性知识不论怎样系统化,也难以组成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起切实指导作用的知识结构。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等一整套知识掌握得再扎实,也不等于形成了读写听说能力;会写文章的人,大多不把写作能力的养成归功于语文教学;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人称,记叙的详略,这些知识讲清楚了,似乎与记叙文读写能力的提高不大相干。我们不满意语文教学的低效状态,就应该研究语文知识的改造问题。把以概念性知识为主的语文知识,改造成为能够有效地作用于语文能力形成的知识形态。

从哪里入手研究语文知识应当具备的形态呢?我想,应当从语文能力的特征入手。语文能力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综合性,一个是技能性。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只有真正形成了理解语言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形成读写听说各种能力;另一方面表现在读写听说各项能力的形成密切相关,彼此影响,很难出现单项突进的局面。技能性,指每一项语文能力都外化为有一定标准,有一定规格的技能;也只有外化为技能,才称其为语文能力。张志公先生说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首先是一种技能训练。凡属技能训练,都要有一定的规格,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语文能力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用来指导语文能力训练的知识不能是概念性知识,只能是实用性语文知识。

实用性语文知识是与概念性语文知识相对而言的形态,它不排斥知识概念,但决不是概念性知识的组合。以词语知识为例,界说词语定义,划分语法归属,区分结构类型等等,是概念性词语知识。转化为怎样理解词义,怎样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怎样正确选用词语,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组合词语等等,则是实用性词语知识。也就是说,实用性语文知识强调对语文能力形成的先导作用,强调教给学生操作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进而掌握操作规律,形成实用语文能力。让我们以短语知识为例:

“轻轻地抚摩”“严肃处理”“笑盈盈地说”。当然应当知道这三个是偏正短语,是以动词为中心词的偏正短语。但是,从实用语文知识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理解“轻轻”的作用是形容“抚摩”的状态,“严肃”修饰“处理”的态度,“笑盈盈”描绘“说”的情态。也就是说,理解词语间的意义关系要比仅仅从概念上明确短语类型重要。

“笑眯眯地说”“笑呵呵地说”“笑嘻嘻地说”“笑盈盈地说”。就短语的类型来看,没有什么区别。换句话说,知道它们是状语加动词的偏正短语,就符合概念性短语知识的要求了。但是,从实用语文知识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短语表达作用、表达效果的区别,明确怎样根据年龄、性别、身份、场合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用短语。

“市场相当繁荣”“市场比较繁荣”“市场更加繁荣”“市场比去年繁荣”。从实用语文知识的角度看,不仅应当理解这几个短语的意义,更应当理解每个短语的语气以及其中的情感色彩。“相当繁荣”,赞扬中含着鼓励;“比较繁荣”,鼓励中含着安慰;“更加繁荣”,赞扬中流露着喜悦;“比去年繁荣”,安慰中含着鼓励。

这里,再介绍一个练习——在讲短语知识的时候使用的练习:

根据句意和句子的语气,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词语。

张老师________地说:“你难道不懂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②张老师________地说:“你是个懂道理的孩子,相信你一定能认识错误。”

③张老师________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干出这种蠢事。”

④张老师_________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袁东川同学的作文得了一等奖!”

通过以上以短语知识为例,已经大体说清楚了实用语文知识至少是实用语言知识的特点。这种实用形态的知识具有概念性知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用实用语文知识取代概念性语文知识,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只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从语文能力的特点出发,将目前仍然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概念性知识转化为实用语文知识并不困难。一旦转化,语文教学就会出现可喜的变化。设想一下,我们不再满足于让学生划分主谓宾,而是教给学生:怎样理解各种结构的语句的表达作用,怎样驾驭语句的结构,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组织语句;不再满足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层次结构,什么是中心意思之类,而是教给学生:怎样理清文章思路,怎样梳理文章的语言脉络,怎样概括文章的主旨等等。那么,语文课堂教学该出现多么可喜的局面!

2.语文学科的认知结构的特点问题

像其他学科一样,语文的学习过程也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也需要感知、记忆、想像、推断等活动合理组织,有序推进。不过,语文学习中的心智活动有两个鲜明的个性特征。一个特征是,心智活动始终借助内部言语展开,同时大多要伴随动口、动手等“动作技能”;另一个特征是,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语文教师都很熟悉这一种现象:年级越高,并不等于语文能力提高得越快,更不等于语文能力提高的幅度越大,反而往往出现令人焦虑的徘徊状态。除了其他原因,语文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是这种现象的心理机制方面的原因。

以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为例。从训练的角度看,阅读能力大体包括六个要点:整体感知内容;深入领会内容含义;把握行文思路;理解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揣摩语言妙处。不言而喻,阅读的全过程就是内部言语的流动过程,同时,常常要辅之以动手、动口等动作技能,如读读课文,画画要点,分分层次,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等等。“口诵心惟”生动描绘了阅读心智活动的这个特点。当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徘徊”或者可以称为“停滞”的现象就出现了。例如,能读懂简单的议论文了,能找出论点,找出论据并能够分辨论据类型,能辨识论证方法。于是,就容易把议论文的阅读“模式化”,进而把议论文也“模式化”。有些同学认为,读懂议论文无非就是找出论点、论据,辨识论证方法;一篇议论文无非是“论点加论据加论证”。“老师,议论文中,除了论点、论据,其他那么多内容是什么?是不是论证?”——这是学生常提的问题。

这种停滞状态必须突破,从认知活动的角度说,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必须不断转换与更新,学习过程才能不断向前推进。要不断转换与更新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涉及到知识结构的质量与形态的问题了。

其实,不论哪个学科,不论哪一种类型的课,目的都是促成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转换与更新,实现认知结构不断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促成这种转换与更新,主体就是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知识结构总是要作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知识结构的展开,如果只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同一个层面上,或大致处于同一个层面上,那么,只能起到“强化”停滞状态的作用。仍然以阅读议论文为例。假如我们分这样几个层次让学生认识论点:识别论点提出及表述的多种样式;辨析蕴涵在论述过程中的观点;体会作者行文中表露的倾向。恰当地设计、组合这些层次,形成层次清晰、紧密关联、逐层推进的结构,就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论点的认识,克服以致防止认知活动的停滞徘徊状态。

再比如,整体感知内容。假如要求初一年级学生初读记叙文能说出大概意思,初二年级学生能正确说出内容要点,初三年级学生能准确转述内容。这样展开,也便于形成逐层推进的知识结构。

构建实用语文知识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回避不得,等待不得。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就知识结构的整体看,应当着眼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第二,就知识结构的层面看,应当形成与学生认知规律协调的科学序列。这样的知识结构,可以描绘为“立体化”的实用语文知识结构。

不过,构建实用语文知识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教学观念的更新,需要对教学结构理论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务实的研究,语文教材体系的改革与更新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以数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多数学科的教材,在负载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了学科的知识结构。语文教材则不是这样。尽管在形式上语文教材已经不止一种,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基本面貌都是几百篇文章穿插几十篇“知识短文”的组装,不但与揭示语文知识结构毫不相干,就连展现语文知识也只能用“散装”样式。语文教材建设的滞后状态,极大地阻碍着语文知识结构科学化的进程。(www.daowen.com)

3.教学活动结构的问题

前面说过,知识结构以教学活动结构为中介,作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课堂教学结构三要素的关系,这就是课堂教学结构基本的运转方式。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外化的直接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教材相对落后,语文知识结构模糊的条件下,不少教师能创造较高的教学质量,除了其自身具备深厚的业务功底等原因外,讲究教学活动设计是很重要的原因。在那么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是最活跃的,大概也是这个背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

教学活动首先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即师生的双向刺激——反馈系统;从学生的活动层次看,又是群体的多边活动,即学生群体内的多向刺激——反馈系统。设计教学活动,要兼顾两个系统的活动质量,特别要追求学生群体多边活动的质量。学生群体接受教师每一个“刺激”,都不可能形成相同层面相同质量的反映,必然出现差异。特别是在讨论某个问题,完成某项操作的时候,差异表现得就更加明显。这种差异,是课堂上形成“交流——相互影响——推进认知活动”的情景的基础和根据。可以这样归纳: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应当与教学内容固有的特点相协调,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协调,教学活动设计追求的正是科学而艺术地创设能推进学生认知活动的课堂情境。

口头上承认课堂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即师生的双向刺激——反馈系统,是学生群体内的多向刺激——反馈系统,这并不困难;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把握和驾驭这两个系统,至今是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当什么角色?教师至少应当是“教练”。教练,当然要讲解动作要领,做必要的示范动作,但是,优秀的教练员都懂得要在指导运动员学会、练会规定动作上面下大工夫,他们懂得必须放手让运动员做动作,他们懂得结合运动员动作的情况指点方法、纠正偏差、帮助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规定动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有多少教师是教练?不多。常见的情况是:教师或充当“导演”,一切按“脚本”行事,一切以符合导演的意图为标准,导演的裁决就是真理;更令人焦虑的是教师充当“演员”,全武行的演员,念、唱、作、打,很卖力气,学生的任务则是欣赏教师的表演,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教学改革,从改革课堂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前提就是解决好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定位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给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分分类:第一类设计着眼于“想办法把学生教会”,用心是好的,但“把学生教会”这一着眼点决定了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往往习惯于把学生认知起点设想为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认为教师不传、不授、不解,学生便一片茫然,我们常见到的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都是在想把学生教会却很难如愿的教学活动设计。第二类设计着眼于“想办法帮学生学会”。一切设计从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质量出发,需要点拨则点拨,需要出主意则出点儿主意,需要帮忙则或提供点儿线索,或介绍些材料……把教学活动过程看作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很有些“教练”的风格了,假如我们的语文课是这样设计的,那么,教学效果该多么令人鼓舞!第三类设计着眼于“想办法让学生会学”。应当说这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最高境界。语文教育家们曾有过这样的共识:课文无非是例子,教这一篇是为了帮学生学懂这一类,直到不需要教而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今天,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认识要达到这样的高度:课堂教学无非是例子,课堂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师长、学友,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求知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端正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活动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科能力的主渠道,这是不能动摇的基本认识。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和规律,善于优化组合各要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练好的“内功”。

中小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但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还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凸现了知识而凹陷了精神(品格、个性、情感、思维与审美等)。对知识的意义或价值理解得太窄太功利了,把掌握知识只视为获取利用利益的铺路石,从而剥离了教学中知识及学习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精神的内涵。这主要表现在:

(1)仍把语文知识看作是单一的“工具”,硬性地让学生去掌握,而无视知识背后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人的情感、意志和发现知识的热情。

(2)把语文知识的掌握视为反复的训练、死记硬背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求知欲望、探索品格这些精神性的东西。

(3)把极丰富的语文知识限制在单纯的应试的功利的维度上,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完整的把握及对知识类别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把其内涵外延隔离开来。这样,其后果是德智体美劳只剩下“智育”,而“智育”仅取“知识教学”,而且仅仅是与考试与分数相关的一点可怜的知识。

以上几点也许是抽象的归纳,具体的我们也可以问两点:①学生书包里形形色色的练习资料有多少是与他们的精神成长有关的?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举两个例子来回答:

a.一位家长说,他女儿读初二,一开学老师就要学生买10本练习资料,其中语文三本。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有过这种景象,有人为了买一套《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队。而现在还有几个老师会让学生去读它,还有几个中学生的课桌抽屉里装着中外名著?

b.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是被架空。一次,听一位优秀的老师上鲁迅的《祝福》公开课。这位老师也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运用了启发式教育,如4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播放《祝福》的电影片段等等。但这位老师所追求的是让学生行动起来,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中他写就的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材就是教学的“圣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的戏。这堂课的重点与高潮是放在讨论课文中祥林嫂嫁给贺老六时的闹与撞,作为高二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有说祥林嫂做惯了城里的鲁四老爷家的佣人,当然不肯嫁到深山冷岙里的贺家;有说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好女不嫁二男;也有说祥林嫂只是恨其婆婆贪钱把她卖了等等。但是,老师都不满意,拼命要大家再动脑筋,在无可奈何情况下,他只得在电脑大屏幕打出:反映了祥林嫂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反抗。老师归纳说,压迫必然有反抗,祥林嫂死前问“我”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也是这种意识的表现。下面同学一片肃静与茫然。

倒不是一定说老师这一“标准答案”毫无道理,问题是其教育理念的偏误。这种预设的“标准答案”是很可怕的。因为它常常好像成了一种圈套或者一个陷阱,尤其用电脑多媒体设计好板书的,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引诱到这里面去,不然,他的设计就要废弃了。听着这种课,不免感叹:学生啊学生,你好可怜!你的一切“主体精神”都在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中被剥离。你的发言如果与老师预设的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就眉笑颜开地称赞你,说你有创见云云,不然他就“另求高明”。一种伪民主、伪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的许多老师总是抱有这样的观念:上课就是而且主要是完成知识传授,学生就是掌握知识,而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在的精神因素情感得服从这一前提。

作为新课程时代的课堂,我们想是否应该这样:是师生共享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是师生共同创造、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真正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还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题怀抱好奇。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我们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我们常常感到今天的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是“语文知识”有了,而其内在智力并未真正开发,只是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发现世界并创造世界?因为他们缺少作为人才的基本精神。正如李正涛在《没有灵魂的教育》中所讲到的,培养的是“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去年被英国诺丁汉大学聘为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种。怎么把他的火种点起来?一个学生的好与差,绝对能单单用分数来表示吗?”

作为母语的语文,它所承载的是民族的气脉、精神,它决不只是一种工具,它负载和承传着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我们的语文教育,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句诗词,阅读一篇小说散文,就是给人的神志打开一扇窗。我们读《红楼梦》《阿Q正传》《边城》,不只是一种言语的阅读与接受,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哺育。教师只有站在文化精神平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有生命,一篇篇课文的生命才会闪烁光彩。精神是贯穿语文教育的灵魂。

今天我们不少老师在其语文教学中,已抽干了精神,剩下的只有所谓的技巧与方法;所以各种各样的“法”,层出不穷,而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也许,教育最大的错误在于认为一个人只学习他当时所学的特定事物。”

我们应该注重语文学习的语修逻文知识,决不能否定工具性尤其是小学与初中阶段。但它应该是建立在人的发展基础上的“工具性”,即要明确我们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只能是精神性的东西,给学生的人生打下对真善美追求的精神底子。钱理群教授说过:“人在年轻时代有这样的精神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路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

因而,在新课程时代的课堂上,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浸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其实我们的不少学生也渴望着这样的教育。老师常常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一个老师,只有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才能展开富有诗意的有精神活力的课堂图景。这要我们老师以自己的情感,以自身的生命热情,在课堂中激发。课堂教学创新不是目的,而激发学生的潜在的精神生命意识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备课教学设计,不只是一般地写好教案、设计好板书,它要给学生情感与思维的不确定性的出现留足足够的空间,老师在这过程中是把握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对学生的思考与疑问不断地整合,再创造新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进入新的境地。它也是教师情感与个性的载体,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的创造性劳动。

我们正处于21世纪新课程背景下的特定时代,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凸现“人”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应凸现人的精神内涵,这里我们教师首先要“重铸学魂”,教师有了改革创造精神,才能谈得上播种精神。其次是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真正能与时俱进,使知识之树常绿。还要大胆探索积极尝试,我们所走的是一条拓荒之路,要不怕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