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根据课题性质可将研究性课题分为知识探究型、准学术研究型和创新研究型。
(1)知识探究型
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探究式学习研究,能有效地独立解决“是什么”的知识探究性问题,是发展基础性学力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例如新教材必修本中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选修本中“收集有关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信息,并做交流报告”及某些学校实验班中有的学生研究性课题“是适应性还是应激性”,“面团发酵过久为什么会变酸”等都属于知识探究型。
目前不少学校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把课本上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经过重复课本上实验、大量习题训练来给验证书本结论的做法,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搞调查、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这种做法应该属于基础教学中解决“是什么”的知识探究型学习。
(2)准学术研究型(www.daowen.com)
所谓准学术研究型,是指学生在文理各科学习或课外学习中,对某一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专题,教师给予指点,学生花上数周、数月甚至年余时间研究探索,写出“再发现”式学术论文。如“鸟类发声面面观”、“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等学术性论文。这些论文对学术界并无太大价值,甚至有些论点科学界早有定论,但对学生来说却是经过独立探究获得的全新的“再发现”的知识。这种专题能有效解决“为什么?”是准学术研究型问题,是发展拓展学生研发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新教材必修本中“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选修本中“通过调查,对一个社区的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均属此种类型。
(3)创新研究型
创新研究型在研究性学习中,属于最高层次。它能有效解决“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是拓展学生研发能力最为重要的手段。如新教材必修本中“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修本中“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