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新课程的名词和概念不断涌现,往往让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觉得应接不暇,“学习方式”便是其中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特别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人们也普遍认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是学习方式?它和我们常说的学习方法是不是一回事?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又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来达到变革学习方式的目的?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又称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通常指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或完成学习任务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善于运用形象思维联想和记忆,有的学生善于运用抽象思维概括和推理;有人倾向于学习时运用视觉通道(听讲、听广播等),有人则更愿意运用动觉通道(自己动手做一做或说一说),所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即是这个意思,学习倾向则更多地指向心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例如:同样两个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却可能大不相同,一个可能是为了获得家长许诺的奖励(这属于外在的功利性动机),另一个则可能从学习过程本身感受到了巨大的乐趣(这是内在的学习动机)。在日常教学实践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往往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有的学生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过分安静的环境对他而言,意味着一种紧张和压力,所以他会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做功课,因为这样可以使他全神贯注。总之,学习方式充满浓郁的个性化色彩,它往往受到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因人而异。但是它一旦形成,却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因此,同学习方法相比较而言,学习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完整,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在《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对这段话认真分析和理解,不难发现,它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首先,它提出了对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的批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批评不是恶意的苛责和全面否定。作为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本身而言,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各有着自身的优缺点。然而,在传统课程实施过程中,接受学习实在是过于多了,一个在学校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地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难免会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正如一位学生所描述的那样:“新学期的语文书发下来时,心里总是很开心的,因为翻开课本能感受到蓝天、草原,能读到有趣的故事。但真正学起来,就索然无味了,美好的事物渐渐远去,只剩下生字、词语、段落、语法,一遍遍地背诵、抄写,为了应付考试,后来就越来越不愿上课了。”曾有些多年在初、高中毕业班任教的教师私下坦言:因为总是领着学生练习、复习,几乎快不会讲课了。当课堂生活充斥的都是这种单调、枯燥的行为时,我们很难想像,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还能否激起他们的感情和创造力。难怪学生会抱怨:“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书包最重,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中间弥漫着的厌学情绪和这种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受这种学习方式的束缚,学生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单一、死板、机械的。单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其次,在批评的基础上,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这三个关键词为学习方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们分别从学习的不同方面来进行界定,“主动”指学习品质,“探究”指学习途径,“合作”则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这是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比较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趋势。同西方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勤奋与刻苦这些方面,而我们的问题同样突出:在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严重滞后。曾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盲目向西方学习,因为西方国家正在学习我们要“抛弃和批评”的东西,这种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免片面、肤浅了一些。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交互学习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是大家都在向着更符合课程和教育本质的方向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并没有“抛弃”传统优势,而是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主动、探究、合作”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个特征,不能将其简单地对应成三种学习方式,更不能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机械地理解为——对应的线性关系:凡是主动的就是探究的,凡是探究的就是合作的等等。在学生某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他们的学习方式可能是这三个特征的综合,但也可能只具备这三个特征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www.daowen.com)
最后,《纲要》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的公民所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辨别。判断和评价,尤其是在后喻文化的社会里,教育者已经丧失了信息的优势,这项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二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习社会里,知识的更新和淘汰的速度日益加快,终身学习将成为必然,因而,“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里蕴含着朴素的真理。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要致力于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以及获得会学的能力。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关键是“问题”,今后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将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的问题,而是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的综合化问题,因而密切知识同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势在必行。四是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由于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社会关系的缺失将使他们在这方面先天不足,学校教育更应该为他们补上这至关重要的一课。
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变革,它必然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改革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这种变革,这意味着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通过这种变革,我们将培养具有民主、自由、参与、合作态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把握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公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关系到几代人的宏伟工程。
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性课题作为一项全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摆在了我们面前,这是新颁布实施的生物教学大纲的一个亮点。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它对今天的生物学教育会带来哪些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去具体地落实?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