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从生态哲学视角界定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其认为生态文明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并在全国生态农业问题讨论会上提出应“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自此之后,理论界逐渐掀起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涌现出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及相应的代表性理论专题研究。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长期从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绿色发展经济的研究,刘湘溶教授从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的角度重新探究建构生态文明理论,周毅教授致力于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问题,余谋昌教授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的角度论述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转型。
目前,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内涵界定
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通过对国内生态文明研究的代表性作者的观点及部分代表性文献进行调研,对已提出的生态文明概念及其学科视角、要素特征描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如表2−1所示。
表2−1 生态文明概念梳理
续表
文献研究发现,叶吉谦等从生态哲学视角,邱耕田等从生态学视角,廖福霖等从生态社会学视角,李红卫等从生态经济学视角,潘岳等从生态伦理学视角都分别对生态文明进行过定义描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生态文明的内涵,体现出表现形式、要素关系和运动方式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即:(1)从文明成果的表现形式去理解,认为生态文明最终体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理解人类文明的横向构成,生态文明是渗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中的一种新文明模式。(2)从运行机制的要素关系去理解,生态文明表现为人、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三者和谐统一和全面可持续发展。(3)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运动方式去理解,生态文明本质要求“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地球生物圈系统的良性循环运动”,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
2.多战略主体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等不同战略主体层面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研究关注内涵和理论论述较多,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研究涉及政策、制度、机制、责任、现状和对策等方面,但多为政策解读以及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缺乏深层次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www.daowen.com)
党的十五大以来,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一贯的明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可持续发展到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路径演进,从可持续发展到生态现代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现实路径诉求。通过区域型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通过培育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影响和引导宏观决策行为、微观价值取向和经济行为的转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实践的一次重要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贯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政策、法律、机制、责任各内容环节,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大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五位一体发展格局,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主要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环境保护提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从环境保护、国土开发、生态补偿、污染防治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法律责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在制度层面构建包括制度目标、制度体系、制度执行与制度考核等要素在内的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实现环保制度创新。应注重三个方式的转变:一是治理模式的转变,从采取事后治理的环境保护模式向嵌入式“五位一体”新型环境治理模式转变;二是责任主体的转变,从政府治理向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共治转变;三是管控方式的转变,从节能减排的过程管理模式向环境质量控制的结果导向模式转变。环境保护内容重点关注环保规划、环境功能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路径。三者价值取向和目标相同,实施方案和手段有差异。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绿色经济是通过开发绿色技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与政策层面的政策和措施,技术和管理创新,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培训,社会、企业、个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等。《巴黎协定》提倡“国家自主贡献率”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实现了全球节能减排目标的整体路径转变,这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现实路径。
3.多维度客体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研究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研究主要涵盖政策制度、机制保障、评价体系、问题和对策路径等方面。总体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从顶层设计出发突出国内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地位,但具体理论支持、可操作路径和案例研究尚显不足。
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研究主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借鉴欧美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和“绿色新政”等经验,以及现有国家政策制度、规划导向进行。研究涵盖生态文明相关政策制度解析、启示和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研究,生态示范区、地方、行业政策研究,科技、经济、管理等不同视角的政策研究。
生态文明机制保障研究包括: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管控下的体制机制,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下的管理机制,以及考核、监管、奖惩、激励等组织保障机制。目前的研究多针对某一具体机制,如政策法律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主体责任机制等,机制保障研究不能解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缺乏顶层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研究,缺乏生态共同体内公众参与、过程控制、激励考核、责任追究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缺乏环境保护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的生态保护倒逼机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遵循从可持续发展评价到生态文明多样化建设评价的路径转变。以国家出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中国21世纪议程》为标志,众多学者展开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后生态文明评价研究大量涌现,其研究主要基于国家、省域、城市、区域层面展开,评价方法采取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设计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体系框架由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到以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再到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框架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呈现出对通用性和系统性的考虑较多,协同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特点。
生态文明的问题研究集中在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问题、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淡薄、生态法治缺位和生态体制机制失灵、生态技术严重落后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路径要通过五位一体的布局建设来实现。在社会领域,应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树立生态红线理念,在区域内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政治领域,针对目前环境破坏、环境衰退、环境压力等环境问题和环境治理日益复杂化,提出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和绿色法制体系;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法治,完善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开发、生态补偿、污染防治等生态文明制度和体制机制。在经济领域,推进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体制转型,通过宏观战略层的生产全过程管控形成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通过环保领域创新驱动形成环境保护倒逼机制。在文化领域,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升环保人员队伍的绿色创新意识和生态文化素质,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进一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