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石炭纪和二叠纪:蛮荒的潮湿岁月

石炭纪和二叠纪:蛮荒的潮湿岁月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石炭纪后,地球上终于出现了森林,这里蕨类植物的数量最为丰富。煤的形成石炭纪和二叠纪作为古生代的末期,对生物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到了石炭纪,为了躲避捕食者、征服新的领地和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昆虫开始冲向天空,成为最先掌握飞行技术的动物。这就是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也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二叠纪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大约90%的物种灭绝。在这次灭绝事件中,海洋更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石炭纪和二叠纪:蛮荒的潮湿岁月

到了石炭纪后,地球上终于出现了森林,这里蕨类植物的数量最为丰富。

孢子随风飘散,四处传播,生长起来的植物又排放出更多的氧气,而充足的氧气又使这个时期的植物蓬勃生长。植物使地球从一个充满滚烫岩浆和尘埃的地方,变成了蓝绿相间、可以孕育大量生命的美好家园。

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纪”。

煤的形成

石炭纪和二叠纪作为古生代的末期,对生物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煤炭资源

我们已经说过,在泥盆纪时,昆虫沦为两栖动物口粮。到了石炭纪,为了躲避捕食者、征服新的领地和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昆虫开始冲向天空,成为最先掌握飞行技术的动物。

或许它们的演化过程是这样:

因为没有竞争,空气的含氧量又非常充足,很多昆虫一不留神就长成了“巨无霸”。比如史前蜻蜓,张开翅膀足有一米,就像老鹰一样大,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

空中有史前蜻蜓这样的庞然大物,虎视眈眈地寻找食物。

陆地遍地沼泽,湿气蒸腾,依旧是两栖动物的天下,水中和低矮的植物后面可能隐藏着与现代鳄鱼体型相当的两栖动物。

为了突破两栖动物的枷锁,一些节肢动物异军突起,它们身长超过3米,体型巨大,模样可怕,被称为“远古巨兽”。

充足的氧气使动物们有了高效的呼吸系统,以及自由的生长空间,所以长得一个比一个高,一只比一只壮。

但是,也有例外——

在巨型两栖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围剿下,身长只有20厘米左右的林蜥,只能靠着飘逸的身形和灵活的走位,谋求一线生机。

林蜥会在水边筑巢,巢穴里的蛋内有着小林蜥长大所需要的水和营养物质,所以林蜥宝宝可以在蛋里面尽情成长,直到有了林蜥的模样才孵化出来。

爬行动物虽然是从两栖动物进化而来,但两者之间有很大不同。两栖动物的卵是软的,产在水中;爬行动物的卵有硬壳,产在陆地上。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所以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容易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爬行动物还有更复杂的颌肌,可以咬、嚼和吞咽大块食物。

这个时期,除了林蜥这种真爬行动物外,还出现了似哺乳爬行动物,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盘龙类。注意,是“似哺乳爬行动物”,它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中间类型,并不属于恐龙。(www.daowen.com)

可惜,盘龙类灭绝于二叠纪末期。

现在来到的是2.5亿年前。

一头“二叠纪的野狼”——“丽齿兽”,正准备用锋利的犬齿偷袭一群体型巨大、皮糙肉厚的爬行动物——西伯利亚杯龙。

西伯利亚杯龙是由小不点儿林蜥进化而来,也是乌龟在远古时期的祖先。

突然,地表的温度越来越高,地面微微颤动……

丽齿兽,二叠纪晚期的一种似哺乳爬行动物,也是第一种长有犬齿的脊椎动物。丽齿兽生活于沙漠与针叶林中,具有锐利的牙齿和高超的奔跑能力,奔跑时速超过100千米,是恐龙出现之前陆地上最强大的掠食者之一。

不过,马上就要灭绝了……

金红色的熔岩涌出大地,而且,这次不是一座火山喷发,而是整片大地都在喷出熔岩。

几乎是瞬间,丽齿兽巨大的身影就消失在红色的海洋中,生机勃勃的地球天堂又一次变成了毫无生气的地狱

这就是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也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大约90%的物种灭绝。

在这次灭绝事件中,海洋更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巨大的火山喷发产生的熔岩和灼热的气体炙烤着附近的海洋生物。

三叶虫繁荣了一亿年,长寿的特性并没有改变它们的命运;单细胞的杰作纺锤虫彻底消失,珊瑚虫全军覆灭,棘皮动物、软体动物也难逃灭顶之灾。最惨的是腕足动物,死亡率极高,在古生代时有100多种,这次灭绝事件后只存活了两种。

这次大灭绝使生态系统获得了一次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等爬行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次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从古生代走向中生代的一个转折点。

那么灾难过后的地球又发生了哪些令人欣喜的改变呢?

让我们搭乘时空巴士,前往中生代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