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4.8亿年前开始,辉煌壮阔的寒武纪结束了,地球上的生命平静地进入名为“奥陶纪”的新时代。
这时,陆地上虽然依旧是一片荒芜,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但海洋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三叶虫家族依旧凭借种类和数量优势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其他无脊椎动物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海绵动物、珊瑚、海百合等,这些优秀的水下建筑师将海底装扮得美丽异常。
“奥陶”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于1879年提出,因发现该时期的岩层的地区是古奥陶部族的居住地,故得名。
在奥陶纪,我们的老牌霸主——奇虾依旧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对比新一代霸主板足鲎类和鹦鹉螺类却稍逊一筹,颇有点英雄末路的凄凉。
因为这时,板足鲎类和鹦鹉螺类都已经出现更优秀的后代,足以问鼎海洋,它们就是巨型羽翅鲎和房角石。
首先,我们来看看巨型羽翅鲎。它们体长超过一米,凭借坚硬厚重的外壳横行无忌,使用一双带有锋利尖刺的长前肢能够轻易地把猎物撕成碎片,一度成为海底之王。
巨型羽翅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蜕皮后的身体非常柔软,外壳需数小时才会变硬,为了躲避攻击,巨型羽翅鲎会聚集到一起,在同一个地方蜕皮。
房角石更了不得,作为有房一族,它们的贝壳“豪宅”就长达9米,再加上软体和触手,体长最长的已经超过11米,被评为古生代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然而,这些威风凛凛的巨型角石,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充满空气的贝壳很难承受太强的水压,所以无法潜入深海;而浅海的地方又遍布暗礁,容易破坏它们的贝壳,所以大型角石被局限在了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的海域之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以“新角石”为代表的一类角石,开始改造身体结构,将贝壳卷起来,从而保护脆弱的尖端,我们今天看到的鹦鹉螺很可能就是这一支角石的后代。
奥陶纪海洋中,除了奇虾、板足鲎、直壳鹦鹉螺这些食物链的王者,还有笔石。
笔石,是奥陶纪最奇特的类群。它们是一类微小的蠕虫状生物,像今天的珊瑚虫一样群体生活。听到“群体”二字,也许你脑海中会浮现出人群、羊群、鱼群等等这样规模庞大的群体,实际上整个笔石群体仅有5厘米长,它们漂流在海面上,以浮游生物为食。
关于奥陶纪有一个迷案,就是牙形石。
它们大多数形状像细长的圆锥,还有一些看起来像带尖的耙子或梳子,另一些像锯齿状的小棒或凹凸不平的刀刃,甚至还有的像树叶,所以近140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一直都在猜测,它们到底是什么。(www.daowen.com)
直到1995年,这个谜才被解开,来自苏格兰和南非的化石表明,牙形石来自没有骨骼和上下颌的鱼形动物,体长可达5厘米,像长着凸出的大眼睛和一条尾鳍的小鳗鱼。
牙形动物是凶猛迅捷的肉食动物。它们扭动身体在海洋上层巡游,凭借着灵敏视觉追逐猎物。牙形动物没有上下颌,只能利用专为粉碎猎物的外骨骼而演化出的牙形刺将猎物绞碎,然后一口吞掉!
说起鱼类,你还记得我们脊椎动物的老祖宗昆明鱼吗?鱼类在奥陶纪也开始进一步进化,体型开始变大,并且一部分无颌鱼类开始“披盔戴甲”——长出一层层厚厚的甲片,用以抵挡掠食者的攻击。不过,代价就是无颌甲胄鱼大多体型笨拙,游动缓慢,只能在海底生活,直到很多年后,才进化成各种鱼类。
海生无脊椎动物真正达到繁盛是在奥陶纪。
虽然奥陶纪是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所统治的时期,但由于它们先天不足,最终被鱼类迎头赶上并超越。
而这个契机,源于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
约4.49亿年前的一天,银河系里一颗垂死恒星爆炸之后成为超新星,它发射出强大的能量光束——伽马射线暴,以光速猛烈地射到地球上!
伽马射线暴把大气层炸得四分五裂,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无比恶劣,大批浮游生物开始死亡。失去了浮游生物,整个食物链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溃了,死去的生物越来越多……
伽马射线暴,又称伽马暴,理论上是巨大恒星在燃料耗尽时塌缩爆炸或者两颗邻近的致密星体(黑洞或中子星)合并而产生的,是宇宙里已知的威力最大、毁灭性最强的爆炸,爆炸能量强度超过1000个太阳!可破坏DNA,破坏大气分子,强大的伽马射线暴能够杀死一定范围内的宇宙生命。
40万年后,灾难才基本结束,但85%的物种都惨遭灭绝。
曾经的霸主直壳鹦鹉螺虽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发生了不良基因突变,体型缩小至2米。
不过,在这场灾难中,奥陶纪的脊椎动物老祖先——生活在底层的可怜虫——星甲鱼可是真正的赢家。星甲鱼虽然弱小,但它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大量繁殖,在其他生物还在饥荒中挣扎时,它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不久之后就进化成最早长有颌部的脊椎动物——棘鱼,开启了全新的有颌鱼类时代。
星甲鱼化石是当今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