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课堂管理过程:有效规则建立,预防不良行为

课堂管理过程:有效规则建立,预防不良行为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伊伏特逊等人提出,形成一个有效的课堂管理系统,课堂规则要经历三个时期:设计、建立及维持和完善。这一步就是和学生讨论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后果。(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有效的管理者在开学的第一天集中精力建立规则和程序。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如恩梅、伊伏特逊等人提出了一些争取更多投入时间的策略:①注意教学进程的组织。对于课堂不良行为要预防为主,处理为辅。

课堂管理过程:有效规则建立,预防不良行为

伊伏特逊等人提出,形成一个有效的课堂管理系统,课堂规则要经历三个时期:设计(学年开始之前)、建立(学年开始几周)及维持和完善(学年之中)。

(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课堂管理首先应该从规则和程序的设计开始,这一工作应在学年开始之前进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一般由三步构成:①确定所期望的学生行为。确定的期望行为一定要与课堂的运转方式相匹配,同时还要注意课堂自习、小组讨论、集体教学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因为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学生行为。例如,在集体教学中,当教师呈现信息时,教师期望学生静静地倾听,但这个所期望的行为并不适合于小组讨论。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最优使用空间、设备以及一些常规程序。②把期望转化成规则和程序。确定好所期望的学生行为后,就要将它们转化成具体的规则和程序。程序是一个活动的步骤,它描述了如何参与课堂活动,如何分发和收集材料和作业,在什么条件下学生能离开教室,上课铃和下课铃响时学生应当做何反应,怎么确定等级,怎样完成语文、数学、科学、家庭、假期作业等,以及一些与设备安全等有关的特殊程序。③确定后果。这一步就是和学生讨论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后果。如果有言在先,学生就能事先知道破坏规则、违反程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等到规则被破坏之后才做决定就为时已晚了。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给以积极强化的行为将重复出现。因此要适当地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教师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诱因系统给予强化,如微笑、给予荣誉以及一些权利等;如果破坏规则,就要使用一些惩罚,如撤销权利等。这一步的关键,就是对适当行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强化系统。

(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

有效的管理者在开学的第一天集中精力建立规则和程序。在开始的几周里,教师明确传达学业和行为标准,并且始终如一地给予强化,学生的行为受到严密的监视,破坏规则的行为能得到及时处理。伊伏特逊等人提出,在开学初的几周可以遵循下列程序建立设计的规则和程序系统:开学第一天或第一次班会专门用一些时间讨论规则;和完成其他学习任务一样,系统地教授课堂程序和规则;教学生所需的程序,帮助他们处理具体的课堂常规;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使学生在开学的头几天获得高度的成功感;至少在开始几天,开展那些只需要全班注意或只需要简单程序的活动;不要认为学生经过一次尝试后就知道如何执行某一程序,换句话说,某些事只做一次解释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理解你想让他们做什么。

(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与完善

教师一旦建立了课堂规则和程序,就要设法维持到课堂管理系统中,直到学年末。这就需要教师始终让学生投入到富有建设性的学习任务中。并且为预防问题的发生,还要妥善处理不良的课堂行为。(www.daowen.com)

1.鼓励投入学习

积极投入学习的学生一般不会出现课堂行为问题。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如恩梅、伊伏特逊等人提出了一些争取更多投入时间的策略:①注意教学进程的组织。课堂的组织影响学生的投入,教师的监督和连续的任务可以增强课堂的组织性。教师的监督增加,学生投入的时间也会增加。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时,教师也要做仔细的监督,因为独立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离开教师的监督和指导而完全独自进行。当学习任务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时,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活动后,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他们就会更好地投入学习。②教学过程具有参与性。增加学生投入时间的最好途径,就是使教学非常有趣、有参与性,并且与学生的兴趣有关,使学生愿意做要求他们做的事。它不强调学生独立的课堂自习,尤其是没有监督的课堂自习。另外,要注重合作学习,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因为在结构完善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投入时间更多。③保持教学的流畅性。流畅性是指不断地注意教学意义的连续性。流畅的教学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活动时所花的时间极少,并且能给学生一个注意转移的信号,避免毫无过渡地在不同的活动间跳跃。④保持动量。动量是指避免打断或放慢,就是平时所说的紧凑。上课时保持动量是学生高度参与的关键。在一个保持良好动量的班级里,学生总是有事可做,并且一旦做起来就不会被打断。当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讲时,教师突然中断讲演,大张旗鼓地处理一件本可以忽略的小事,这对学生参与的干扰极大。学生浪费的不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更糟的是,在处理小事之后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安定下来,重新回到功课上。⑤上课时维持团体的注意焦点。上课时维持团体的注意焦点,是指使用课堂组织策略和提问技术,确保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始终投入到课中,即使教师只叫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如此。在提问与回答时,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人很少,为确保所有学生的注意,教师不仅要把所有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还要避免那些使大多数学生长时间做旁观者的活动。⑥课堂自习时维持团体的注意力。课堂自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个别辅导的机会。教师要监督学生的学习,可以正式检查个别学生的功课,在学生的课桌周围循环走动,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并及时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以免他们练习时出现错误或因解决不了问题时产生气馁。但教师不要对个别学生花的时间太长,否则,班上的其他学生就可能敷衍了事或者陷入难题之中。⑦鼓励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师并不能监督到每一个学生,必须要有其他的方法来保持学生自己学习和完成任务。有效的课堂管理者都要制定一个鼓励学生管理他们自己学习的完善体系。同时需要完善学生自我管理系统,自我管理的程序和实施做到常态化、条理化,可以鼓励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2.预防不良行为

维持管理体系的最佳方法是防患于未然。课堂规则和程序一旦建立,就要仔细监督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以防微杜渐。对于课堂不良行为要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科宁等在一个课堂管理研究中观察、比较了有效管理者和无效管理者的行为,发现当问题出现以后,两者的处理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成功的管理者能较好地预防问题。科宁总结了可以很好地预防问题的四个方面:明察秋毫、一心多用、关注整体和转换管理。

3.处理纪律问题

没有一个课堂不会发生纪律问题,教师处理的大多数不良行为问题都是一些小乱子,如做小动作、四处张望、擅自起立等。这些事并不很严重,但为了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这些行为必须被消除。面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说话算数,“言必信,行必果”。但是,作为一个有效率的教师,并不有意公开纠正每一个小小的犯规,教师要明白,消除不良行为不只是为了维持纪律,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公开纠正不良行为,不仅会中断教学,影响教学效果,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其上课的情绪,甚至会引起逆反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